贵溪市文坊镇:用法治铺就乡村治理“平安路”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3年12月14日 | 制作: 龚迎霞 | 新闻热线: 0791-86847195
文坊镇地处贵溪市南部山区,是鹰潭市区域面积最大的乡镇,是全省重点项目、鹰潭市最大的民生工程花桥水利枢纽项目建设的“主战场”,移民搬迁涉及4个村6000多人,全镇总面积245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居)委会,人口2.8万。近年来,文坊镇认真贯彻落实法治乡村建设部署,努力打造了“一张网、一支队、一个圆”的乡村法治格局,为花桥水利枢纽项目提供良好的建设环境。

坚持党建引领,织牢法治“保障网”。强化组织建设。该镇始终将法治建设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工作,按照“党建引领,法治护航”的思路,全面落实镇党委书记、村(居)党支部书记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将法治建设摆在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位置。强化阵地建设。投入资金5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文坊司法所,完善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在安置区内引进法治小区理念,着重打造安置区坛石村、吊桥村等村一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立法治文化广场、长廊3个,法治宣传专栏17组;创建斗楼村、票上村等国家、省、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共计6个。强化制度建设。严格执行民主决策制度,镇党政联席会集中研究讨论“三重一大”坚持主要领导末位发言;村党支部研究“三重一大”,坚持落实“四议双评”“三公开”。


发挥多方力量,锻造法治“先锋队”。网格治理开新局。全力实行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全镇划分四级网格治理体系,其中一级网格1个,由镇党委书记兼任总网格长;二级网格16个,由村(社区)支部书记兼任网格长;三级网格30个,由30名综治网格员担任;四级网格160个,由选用的网格辅助员160名担任。发挥网格(辅助)员“眼睛、耳朵”作用,加大网格(辅助)员法治培训,实现“问题在网格发现,事情在网格解决,服务在网格完成”。“三位一体”有新声。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队伍力量建设,镇综治中心、信访、司法所、派出所一起办公,实现了综治、信访、公安、司法“四力合一”;全镇16个村(居)均建立了综治室,配备人民调解员、普法宣传员,发出了“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调解”新声音。法律顾问添新力。常态化聘请专业律师为镇政府法律顾问,加强对党委政府文件、重大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审查,进一步规范政府合同审查流程,全年共把关文件、合同等事项20余次。同时,推动实行村级事务、矛盾纠纷聘请专业律师,法律顾问参与决策调解,让村(居)有法律顾问。
激发内生动力,共绘法治“同心圆”。学法以上率下。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把学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作为一项长期学习任务来抓,每月召开学习中心组法治学习。不断强化机关干部、执法人员及镇村党员干部法治培训,形成全镇学法的良好氛围。普法全面覆盖。大力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鼓励镇村党员干部、网格(辅助)员等加入“法律明白人”骨干队伍。结合文坊镇古色、红色、绿色资源,法治副校长进课堂,定期组织开展法治培训讲座、法治大讲堂、戏曲表演等活动,将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送到群众身边走进学校,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切实增强辖区大家的法治意识。2023年组织法治宣传活动20余场,送戏下乡5场,法治课15堂,受教育人数1万余人次,发放法治宣传类手册2万余册。用法更加普遍。强化“线上+线下”法律服务,线上引进无人律所一体机,村民可随时在线咨询全国法律服务,线下及时请法律顾问等服务到家,解开了村民心结,诉求利益得到法律保障。
接下来,文坊镇将继续坚持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引领,以自治为核心有序有效有力推动文坊乡村治理,为全市乡村治理作出贡献。(文/图 仲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