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场信任战友 舞龙相信队友
樟树消防红盾舞龙队获全运会群众展演舞龙决赛银牌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 | 日期: 2025年11月20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快速游龙(图/受访单位提供)

11月12日,广东佛山岭南明珠体育馆。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展演舞龙决赛现场,空气仿佛凝固。看台上座无虚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赛场中央那条蓄势待发的龙身上。
“江西省代表队,樟树市消防救援大队红盾舞龙队,准备上场。”十名消防员齐步跑入场地。他们个头相仿,步伐一致,就连摆臂的幅度都分毫不差。立定,转身,举杆——整个过程没有一句多余的口令,只有动作带起的风声和鞋底与地面摩擦的轻响。这一刻,他们不是在表演,而是在战斗。比赛结束后,樟树市消防救援大队红盾舞龙队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展演舞龙规定项目中斩获银牌。
龙腾九霄掌声雷动
“龙出宫!”“龙头”赖永辉一声低沉的吼声,双臂猛地发力,三公斤重的龙头划破空气。在他的引领下,整条龙开始在场内游走。
“他们一出场,气质就与众不同。那种整齐划一、那种精气神,一看就是一支纪律队伍。”现场一名观众在观赛后评价。
“注意间距!”队伍中心的刘建紧盯每一名队员的站位。他的声音不高,却能让每名队员听清。作为队伍的口令员,他必须把握每个节拍,预判每个转折。
第一个难度动作“首尾螺旋跳”即将到来。这是他们苦练了几个月的动作,十个人要在三秒内完成位置互换,龙形不能散,速度不能慢。
黄叶灿作为“龙珠”,率先起跳。他在河南塔沟武校练了四年半的武术,空翻是他的强项。但此刻,他不仅要自己跳得漂亮,更要为身后的队友留出足够空间。
起跳,转身,落地。
九名队员紧随其后,如同流水般顺畅地完成了位置交换。龙身在空中划出完美的螺旋线,看台上响起第一阵热烈的掌声。接下来的“快速游龙”环节,要求全体队员在高速跑动中保持龙身饱满。他们的呼吸开始急促,汗水顺着额角流进眼睛,没人抬手去擦。

“坚持住,就剩最后两个动作。”赖永辉的声音从龙头传来。他的右脚之前崴伤的位置,每次发力都隐隐作痛,但他的动作没有丝毫变形。
“龙腾九霄!”全体队员同时跃起,金龙冲天而起,在最高点猛地定格。音乐戛然而止。十名消防员保持结束动作,胸膛剧烈起伏,汗水在地板上汇成一片。寂静持续了三秒,然后掌声雷动。
奖牌背后的故事
全运会银牌的背后,没有奇迹,只有汗水和努力铺就的奋斗之路。
伤痛,是他们最熟悉的“伙伴”。00后的“龙头”赖永辉,曾在今年1月的一次高强度彩排中严重崴伤右脚。作为全队核心,无人可替,他仅休息两天,便咬着牙、绑紧护踝重返训练场。
中心位的刘建提及队友更是动容:有队员在训练中重重摔伤腰部,事后才知是骨裂,却仍强忍剧痛完成了一场重要比赛。膝盖积液、脚踝扭伤、腰肌劳损……对这些舞龙队员而言,几乎是“职业勋章”。
这支队伍的日常,完美诠释了“群众体育”与“职业训练”的创造性结合。在樟树市消防救援大队,舞龙并非闲暇时的娱乐,而是被科学、系统地纳入了日常训练体系。每天下午,本是常规的体能训练时间,而舞龙队员的训练强度远超普通跑步。“跑步是个人项目,而舞龙要求手、脚、脑高度协同,全程不能有一秒松懈,是对耐力、爆发力和意志力的终极考验。”队员刘建的体会道出了训练的本质。
“龙头”赖永辉是整条龙的“大脑”,必须承前启后;“龙珠”黄叶灿是队伍的“灵魂”,决定着龙的灵气与节奏。更为重要的是,舞龙所要求的极致协作,恰好是消防救援现场的需求。“在火场上,我们同样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任何一个指令的失误、一个环节的脱节,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舞龙练的就是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团队默契。”赖永辉告诉记者。
“最难的不是学动作,是学会信任。”新队员甘豪杰说。他在今年1月才加入舞龙队,第一次参加合练时,连续三次踩到前面队员的脚。
“当时真想放弃。”但甘豪杰没有放弃。老队员陪着他,一遍遍加练到深夜。一个简单的“8字游龙”动作,他们反复练习了上百次。

“在火场上,我们把生命交给战友。在舞龙时,我们把荣誉交给队友。”刘建说,“这本质上是一样的。”
这种信任,在决赛场的“连续穿越”动作中得到了完美体现。十个人要在不减速的情况下,依次从龙身下钻过。任何一个环节的迟疑,都会导致整个动作失败,他们成功了,如同在火场上穿越浓烟,精准,果断,毫不犹豫。
放下龙杆逆行火场
他们不仅是舞龙队员,更是消防员。训练中,警铃一响,放下龙杆,登车出动。有一次,他们在特勤站训练,接到报警:有人被反锁在家。
他们赶到现场,拧开钥匙,解决问题,返回训练场。整个过程,不到二十分钟。
火场如赛场,不能失误,不能犹豫。今年夏天,一个厂房发生大火,他们轮番上阵,用水冷却,用泡沫覆盖,无人退缩。“火场上,我们也是一个团队。”一名队员说。
警铃就是命令,龙杆可以再拿起来,火场不能等。“这反而锻炼了我们的应变能力。”刘建说,“在赛场上遇到突发状况,我们比别的队伍更冷静。”
“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这么拼。”赖永辉说,“因为我们要证明,消防员不仅能救火,也能在任何战场上做到最好。”
(文/首席记者胡榕)
编辑:聂琪
校对:陈卫星
复审: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