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慕天池鸟,甘做温泉人”

宜春“新温汤人”党支部书记刘莉萍倾力为群众办实事被誉为“温汤妈妈”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     |    日期:  2025年11月19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温汤妈妈”调解队队长刘莉萍

人物简介

刘莉萍,现任宜春市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温汤镇“新温汤人”党支部书记、“温汤妈妈”调解队队长。2023年,她所在的“新温汤人”党支部获评全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先进集体”;2024年,她获评“宜春市三八红旗手”;2024年,“温汤妈妈”调解队获评新时代“枫桥经验”江西实践先进典型。

11月15日,宜春市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温汤镇游人如织。记者随机向玉盘广场周边的居民了解“温汤妈妈”刘莉萍,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她,“形象好、口才好,说话有水平,很会跳舞”“调解矛盾纠纷有一套,有方法、有耐心、责任心强”“热情开朗、快人快语,没有一点架子”“像知识分子又像社区妇女主任”……大家都交口称赞。

刘莉萍原本是上海某高校的老师,2019年退休后来到温汤镇旅居。因为组织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2022年8月,她被选举为“新温汤人”党支部书记,并担任“温汤妈妈”调解队队长。短短几年,刘莉萍成了温汤镇家喻户晓的“名人”,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温汤妈妈”。

退休教师成为“新温汤人”

“新温汤人”党支部设在明月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刘莉萍的办公室略显狭窄,但很整洁,墙上挂着数面群众赠送的锦旗。

记者采访刘莉萍的时候,不断有人找她或打电话进来,几乎都跟工作有关,可见她平时很忙碌。

“前不久,‘温汤妈妈’调解队公开招募了一批调解员,其中有上海的首席调解员、苏州市的劳模,还有退休的法官、律师、工会主席和党务工作者,这大大增强了调解队的力量。”说起“温汤妈妈”调解队,刘莉萍很自豪,“‘温汤妈妈’调解员没有报酬,需要具备无私的奉献精神,工作经验也很重要,每位调解员每年要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居住在温汤镇。”

目前,“温汤妈妈”调解队有11名义务调解员,年龄均在60岁左右。

“我之前是上海一所高校的英语老师。2017年,听朋友介绍江西宜春温汤的富硒温泉可饮可浴,很适合康养,便来到温汤体验。几天后,我就在温汤购买了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决定在这里养老。”刘莉萍说,她退休前在学校经常组织活动。

2019年,刘莉萍退休后来到温汤镇,也经常举办、参与各类晚会等活动,慢慢和大家熟悉了起来。

2022年8月,“新温汤人”党支部和“温汤妈妈”调解队换届,刘莉萍被选举为党支部书记和调解队队长。

“‘新温汤人’党支部在明月山党工委、温汤镇党委的指导下,依托明月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个平台开展工作。”刘莉萍说,“我们的工作,就是促进新老温汤人交友交流交心,让新老温汤人乐在一起、融在一起。”

有纠纷找“温汤妈妈”调解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上海、北京、广州等外地人来到温汤镇旅居,邻里矛盾、租赁诉讼、家事纠纷等时有发生。

因为懂上海方言、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刘莉萍担任“温汤妈妈”调解队队长后,还担任了明月山法庭“乡音调解室”的调解员。

“要说‘温汤妈妈’有什么调解诀窍,那就是尽量做到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努力为当事人解决问题。”刘莉萍说。

前不久,一名上海租户与温汤本地的房东因租金问题引发诉讼。明月山法庭找到刘莉萍,希望通过她化解纠纷。刘莉萍先用上海话跟租客拉家常,让他情绪稳定下来,然后用心倾听房东的诉求。

当了解到房东手上还有多套房子没租出去时,刘莉萍设身处地对房东说,纠纷闹大了,势必影响房子出租,不妨先将订金退给租户,“温汤妈妈”调解队再利用资源,帮他把剩余的房子租出去,算总账还是会赚的。

房东认为这个方法好,同意退回订金。没多久,在“温汤妈妈”的推荐下,房东剩下的房子也租出去了,事情得以圆满解决。

据了解,“温汤妈妈”调解队成立至今,已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220余起,协助警方破获案件20余起。如今,在温汤镇,群众遇到矛盾纠纷都习惯找“温汤妈妈”帮忙调解。

让新老温汤人融在一起

相比于当地的老年人,很多“新温汤人”缺少朋友和休闲娱乐方式。温汤本地人和“新温汤人”之间缺乏互相了解的渠道,二者处于疏离状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打通新老温汤人之间的隔阂?刘莉萍为此想了很多,最终想到了文艺活动,“文艺活动是新老温汤人之间最好的黏合剂,也是塑造精神面貌的重要途径。”

在刘莉萍倡导下,当地陆续组建了理论宣讲服务队、文化文艺服务队、“新温汤人”妈妈调解队、平安宣传队、康养服务队、爱心志愿服务队等六支队伍。当地通过这六支队伍,树立起“新温汤人”不一样的形象,让新老温汤人乐在一起、融在一起。

为了让“新温汤人”展示风采,刘莉萍自费1万多元参加培训,考取了高级模特导师证,组建起60余人的“新温汤人”党支部模特形体队。

在刘莉萍带动下,“新温汤人”中有专业特长的退休教师纷纷亮出绝活,领衔开设乐器课、声乐课、书法课、摄影课、剪纸课等各类兴趣班,供新老温汤人选择。腰鼓队、舞蹈队、太极队、器乐队、旗袍队等也纷纷亮相。一时间,温汤镇刮起一股清新的文艺风。其中,在玉盘广场连续举办四届的“他乡变故乡 邻里文化节”广受好评。舞台上,新老温汤人一起表演节目;舞台下,新老温汤人一起包粽子、包饺子;美食街上,“新温汤人”以直播等方式帮忙推销温汤镇的皮蛋、菊花、富硒米等土特产。“文艺活动把新老温汤人联系在一起,有效拉近了大家之间的距离。”刘莉萍说。

“余生就在温汤度过”

“我退休的时候,不少教培机构高薪聘请我,我都拒绝了。刚开始,儿子不大理解我。”刘莉萍坦言,她每天的工作量非常大,经常要调解矛盾纠纷,“有些调解对象误认为我偏袒一方,粗暴地指责调解不公,这让我有段时间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有时候也想过放弃,但想到自己是党支部书记,是这个党组织的‘领头雁’,想到‘温汤妈妈’这个团队一直在为温汤的平安和谐奉献力量,又鼓起勇气,重拾信心。”刘莉萍说,这些年虽然忙碌,但是生活变得更充实、快乐和丰富,“想到自己能为温汤作出一点点贡献,并得到大家的认可,我很欣慰,也找到了存在感。”

近年来,“新温汤人”的构成不断发生变化。从开始时上海人占了一半,到现在不断有江苏、山东的人以及东北的人加入其中。随着新老温汤人的交友交流交心活动越发频繁,当地矛盾纠纷明显下降。

“未来,我理想中的温汤是这样的:没有新老温汤人之分,只有温汤人。温汤人都是朋友、都是家人。温汤人好、环境好,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维护好她,守护好她!”刘莉萍饱含深情地说,“‘不慕天池鸟,甘做温泉人’,我的余生就在温汤度过!”

(文/图 记者李光明)

编辑:聂琪

校对:陈卫星

复审: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