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开展深化“金牌调解”品牌建设三年行动
通过工作室就地解决矛盾纠纷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 | 日期: 2025年11月18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近日,省司法厅印发《深化“金牌调解”品牌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年底,推动全省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有一个“社会知名度高、调解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广大群众认可”的“金牌调解”工作室,实现人民调解基础更加巩固,化解矛盾纠纷能力显著提升,县域内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实现矛盾纠纷不上交,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实施方案》聚焦重点任务,提出了品牌建设的具体路径。“金牌调解”工作室将挖掘基础条件好、工作有成效、创建有潜力的组织或个人作为培育对象。
“金牌调解”工作室实行“1+N”团队模式,打造一支调解能力强、业务水平高、擅长化解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调解员队伍,“1”是指1名牵头负责人,须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法律知识、专业水平和较强的化解矛盾纠纷能力、领导团队能力,能引领“金牌调解”工作室建设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原则上必须是省、市级人民调解专家或曾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奖励或荣誉的调解能手。“N”是指若干名专兼职调解员、志愿者调解团队成员、人民调解专家等。调解队伍中,专职调解员不少于2人。
“金牌调解”工作室办公场所以满足工作需要、方便群众办事为基础,最大限度利用县级综治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现有调解中心等场地,完善场所建设。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健全纠纷受理流转机制,统筹好律师、仲裁、公证、司法鉴定、行政复议等法律服务资源,建立与婚姻家庭、劳动争议、医疗纠纷等领域行政主管部门的对接联动机制,形成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合力,畅通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渠道,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率。
《实施方案》要求,“金牌调解”工作室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社情民意收集和纠纷预防预警,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入基层开展巡回培训,编写调解典型案例,传授人民调解实务技巧。开展“以案普法”“以案释法”活动,引导群众增强依法维权意识,预防纠纷发生。
《实施方案》强调,要加强典型经验宣传,认真总结调解工作室建设经验,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做法。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金牌调解”工作室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工作成效,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群众的认可度和知晓率,引导当事人通过“金牌调解”工作室就地解决矛盾纠纷。
(记者方维芳)
编辑:聂琪
校对:陈卫星
复审:全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