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瓷绘交规 陶艺塑安全

我省“三零一戴”美丽乡村行巡回宣传活动走进吉安县永和镇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     |    日期:  2025年11月17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活动现场(图/记者黄婉琼)

在吉安县永和镇,传承千年的吉州窑陶瓷文化,正为交通安全注入新的内涵。11月13日,2025年江西省“三零一戴”美丽乡村行巡回宣传暨吉安市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在吉安县永和镇永和村举行。

本次活动主题为“以文化人,畅安庐陵”,依托永和村“瓷路平安”交通安全主题文化街与永和中学校园交通安全宣教基地,通过实地观摩、科技展示与文化展演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成果。

“警校家社”护成长

11月13日下午,活动在吉安县永和中学拉开序幕。

“你手持刀具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立即停止你的行为。”当日15时许,一场依托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智能监管平台的应急处突演练在永和中学门口举行。平台监测到一名“重点人员”并智能识别其手持刀具后,瞬间触发三级红色预警。护学岗警力迅速上前实施警戒,无人机同步升空,持续进行高空监测与视频取证。接到指令的特警队员快速抵达现场,组成最小作战单元,运用盾牌、钢叉等将“嫌疑人”控制住,并带离。

校园内,学生表演的交通安全手势操引得观摩人员频频点头。这是吉安县推动“警校家社”协同治理、打造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示范校园的一个缩影。

“先顺时针转10圈,然后来讲台这里拧开瓶盖,模拟醉酒的状态。”在永和中学七(2)班的教室,一位老师正在上以“生物与交通”为主题的生物课。

在科技展示区,吉安公安交管部门的“硬核”科技装备集中亮相:具备交通法律法规宣传、交通行为监测及实时劝导功能的智能警务机器人与四足机器狗,能精准感知预警的智慧“两站两员”系统、用于快速反应处置的无人机和移动警务设备……在现场,民警通过自研的全域态势感知平台和移动警务基础平台,模拟演示对二三轮车违法行为、非法营运等农村典型交通违法行为的快速识别与扁平化派警处置全过程,展现了大数据时代“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的强大效能。

千年窑火淬平安

吉州窑是目前世界上发现保存最完整的古窑包遗址群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活动现场核心区域——“瓷路平安”交通安全主题文化街人潮涌动。这个依托永和村吉州窑“宋街”打造的宣教阵地,创新设置了“一街四坊两市集”。

吉州窑以茶瓷文化闻名,融合本地非遗技艺。在交通安全文化非遗工坊,陶艺塑安全、碎瓷绘交规、鲤鱼灯祈平安、点茶话文明等四大特色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人参加。

同时,来自吉安各县(市、区)的特色非遗项目和传统工艺,在交通安全文化互动市集上大放异彩。剪纸艺人将“一盔一带”剪成精美窗花,糖画师傅勾勒出文明礼让的图案,油纸伞上描绘着平安出行的场景……“一边逛集市,一边学交通安全知识,还能感受传统文化,一举多得。”一名游客感慨道。

当日傍晚时分,“美丽乡村行”主题展演将活动推向高潮。永和村宋街的舞台上,开场舞《红歌谣》以激昂的旋律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随后的节目紧扣交通安全主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直击人心。《安全出行小公民》和《畅安庐陵好司机》通过生动的场景演绎,分别展示了学生和司机应遵守的交通规则,受到广泛好评。

此外,活动现场还举行了2025年全省公安交管系统“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VLOG大赛颁奖仪式以及“农村交通安全宣传移动箱”捐赠仪式。

此次活动由省公安厅交管总队主办,吉安市公安局、吉安县人民政府承办,通过吉安交警抖音号、新法治报视频号和赣法云客户端现场直播,吸引了大量群众现场参与、在线观看。据悉,省公安厅交管总队将持续深化“三零一戴”交通安全文化品牌建设,把安全文明出行的“种子”撒进群众心田。

(文/记者黄婉琼)

编辑:聂琪

校对:陈卫星

复审: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