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儿童维权站实现乡镇全覆盖
“十四五”期间我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成就显著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 | 日期: 2025年11月14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11月13日,江西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在南昌召开“十四五”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五年来,全省妇女儿童健康、发展、教育和权益保障等各领域取得显著进步,核心健康指标持续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四五”期间,我省政法、民政、教育、妇联等部门协同发力,建立健全妇女儿童司法救助协作机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性侵未成年人“一站式”办案救助机制、家庭教育多部门会商机制及涉案未成年人控辍保学协作配合机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构建起覆盖全面、运行高效的妇女儿童法治保障体系。
建立117个维权法律服务站
在完善法规制度方面,我省先后修订、修正多部涉及妇女儿童和生育支持的地方性法规,涵盖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母婴保健、生育服务等多个领域。通过联动法治资源,健全维权服务网络,我省将12338妇女维权热线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并线运行,建成省、市、县三级12338妇联法律维权服务中心117个,县级中心全部入驻综治中心,为妇女群众提供信访、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一站式”服务。
省检察院牵头制定《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分工方案》、推动密切接触未成年人从业人员入职查询工作,前移保护关口,并联合妇联、公安等部门建成108个“一站式”办案救助场所、86个家庭教育指导站、85个观护帮教基地,共同搭建保护平台。引入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等专门力量,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行为矫正、心理疏导、技能培训等帮教服务,开展“法治心育进千校”犯罪预防宣讲,共同推进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治理。
目前,全省1627个公安派出所均设立妇女儿童维权站,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省、市、县三级法院设立未成年人法治关护站,检察服务中心设立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专窗。各级妇联联合司法鉴定中心、律师事务所建立妇女儿童司法鉴定援助中心42个、维权法律服务站117个,实现市县全覆盖,形成了“一窗直达”、全链条的维权服务网络。同时,我省深入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走访调解,将维权服务延伸至基层、融入日常。
婚检率位居全国前列
“十四五”期间,我省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升。通过深入实施母婴安全与健康儿童提升行动,全省孕产妇死亡率降至5.35/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2.6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3.96‰,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113所政府举办的妇幼保健机构、155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139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构建起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婚检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位居全国前列。
妇女儿童受教育水平显著提升。全省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园位)90.6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0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28%,提前实现2030年儿童发展纲要目标。高等教育在校女生比例达50.4%,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我省还率先在全国颁布《江西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建成覆盖城乡的社区(村)家长学校2.1万个。
妇女儿童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我省率先建立省级婴幼儿入托补贴制度,将无痛分娩及9项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取消生育住院起付线。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标准大幅提升,残疾孤儿护理补贴省定标准较2021年增长25%。全省16万“爱心妈妈”结对帮扶17万儿童,实现动态全覆盖。女职工产假及奖励假合计188天,男方护理假30天,鼓励用人单位协商延长假期,切实保障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合法权益。
妇女儿童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我省健全性别平等评估机制,推动托育、文体、交通、旅游等公共设施适儿化改造,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6个。赣州市入选全国第二批儿童友好城市试点。
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全省女性在各级政府部门领导班子、企事业单位管理层的比例稳步提升,女性科技人才承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比例达30%,科技特派员中女性占比33.5%。五年来,全省累计发放妇女创业担保贷款286.92亿元,扶持妇女创业17.01万人次。
(王政 首席记者王琨)
编辑:聂琪
校对:陈卫星
复审: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