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助力寻亲的“最美民警”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 | 日期: 2025年11月06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人物简介
杨敏,1982年12月出生,现任南昌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三大队一中队二级警长。2015年,他踏上了为失散家庭寻亲之路,十年来,杨敏累计助力486个家庭实现团圆。他先后获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人民警察等多项荣誉,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4次,斩获新时代赣鄱先锋、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基层民警提名奖等称号。

11月3日,记者走进南昌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见到了民警杨敏。他从胸前口袋里掏出随身携带的老花镜,笑着解释:“接手与未成年人相关的工作后,要盯着电脑核查海量数据,时间久了就老花了,这可是‘必备装备’。”
从创建“寻亲工作室”、助力无数失散家庭破镜重圆,到推出“三维协同工作法”破解未成年人工作难题,2005年投身公安工作以来,杨敏深耕一线,书写着民警筑牢法治防线的担当。
助力团圆 让爱回家
在“杨敏工作室”的外墙上,一面照片墙与一面锦旗墙,定格一个个家庭团圆的热泪瞬间。其中的故事与期盼,杨敏都记得清清楚楚。
“之前有位爸爸找孩子,多次DNA比对都没结果。我们换了思路,先帮他找到了孙子,我当时就心里有底了,特别兴奋!”回忆起这段经历,杨敏难掩激动。
2021年7月,根据“团圆行动”部署,他回访进贤县失踪儿童胡某的父亲并重新采集血样,凭借DNA族群特征隔代比对技术,最终在福建确认陈某防系1990年失踪的胡某。该案成为江西省首例利用此类技术成功侦破的案例。
他还牵头重启1994年南昌多名儿童被拐积案,在福建查找到2名被拐儿童;2020年7月,依据群众网络求助线索,为2004年被拐女子找到南昌亲生父母,并远赴贵州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
攻坚命案 伸张正义
在打拐寻亲工作中,杨敏积累了丰富的寻人、辨人经验以及数据资源,这让他在侦破命案积案方面,成为了支队的一把利刃。
2022年7月,南昌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对南昌市命案积案进行整理时,发现在15年前的一起故意杀人案中,一直无法落实被害人的真实身份。杨敏主动承担起这个任务,反复研判,却多次遭遇瓶颈。
直到2022年11月2日上午,杨敏在吃一碗凉拌粉时,找到了方向。他清楚地记得,死者的尸检材料里关于胃部食物的表述有:凉拌粉、辣椒。杨敏推断,食用南昌凉拌粉不是她尝试性的行为,而是自然、随性发生的,所以死者应该就是南昌或周边城市人口,这极大缩小了排查范围。
经技术筛查与DNA比对,于11月4日成功确认被害人身份,一举突破全案关键瓶颈。
法治护航 守护童心
2023年,以工作室为核心的“警徽照亮回家的路”党建品牌正式创立,照亮失散家庭团圆之路的同时,强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相关工作,推动教育矫治评估工作常态化开展,照亮迷途少年的回归之途。今年以来,南昌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出现历史性下降。
自2024年起,杨敏深入调研、系统谋划,创新推出“杨敏三维协同工作法”。他每周梳理涉未成年人数据,定向推送给办案单位,并配套制定工作指引与流程图,实现“数据领航协同”,同时指导全市办案单位对未成年人监护人开展警示谈话,增强监护人主动监管意识,缓解基层工作压力,实现“多方沟通协同”。
因杨敏在青少年矫治工作中展现出显著成效,刑侦支队组织200余名青年民警开展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结对帮扶。截至今年9月,该市民警已结对帮扶230余名学生,未成年人重新违法犯罪率大幅下降。
(文/图 首席记者龚辰欣)
编辑:聂琪
校对:陈卫星
复审:吴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