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锦芝:“六心六零”工作法创立者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 | 日期: 2025年11月05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人物简介
吴锦芝,1967年11月出生,现任景德镇市昌江区新枫街道“锦芝”调解室负责人。她扎根基层,累计化解矛盾纠纷6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她曾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省优秀人民监督员”“江西省调解先进个人”“江西省人民调解专家”。

张某某(女)与邱某某(男)协议离婚后,双方因孩子抚养权变更、抚养费支付等问题陷入僵局。张某某来到景德镇市昌江区新枫街道“锦芝”调解室申请调解。该调解室负责人吴锦芝了解情况后,经过“情理法”调解,促成双方达成协议。邱某某红着眼圈说:“吴大姐不仅讲法,更懂人心。”
这样的温情故事,在吴锦芝26年的调解生涯中数不胜数。在她的调解室里,128面锦旗无声诉说着群众对她的信任与感激,也共同铸就了“锦调无忧”这一口碑。
以“情理法”化解纷争
“调解不是‘和稀泥’,要让法理有温度,让人心能相通。”这是吴锦芝坚守的信条。
今年9月,失业8个月的邵某来到“锦芝”调解室诉苦。他在失业后创业心切,未深思熟虑便预付了3个月房租打算开早餐店,后因投入太大,没有资金而失约,想要房东梁某退还预付的2700元房租遭拒。
邵某情绪激动,吴锦芝首先递上一杯热茶,耐心平复其情绪。她仔细审阅租房合同,厘清双方权责,运用合同法进行阐释,引导双方换位思考:让邵某认识到自己的冲动;激发梁某帮助失业青年重新起步的善意。最终,梁某被吴锦芝解开心结,当场退还租金,并和邵某握手言和。
今年以来,吴锦芝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45起,其中婚姻家庭纠纷36起、合同纠纷8起。
自1999年参加社区工作以来,吴锦芝将其工作经验凝练成独具特色的“六心六零”工作法——用热心、真心、耐心、爱心、恒心、诚心,实现社区服务零距离、共驻共建零障碍、安全事故零隐患、关爱帮扶零缺失、社情民意零盲点、邻里之间零隔阂。这套工作法,不仅是贴在社区居委会、调解室墙上的口号,更是她行走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金钥匙”。
2007年,吴锦芝到韭菜园社区任职,面对居民“无路、无水、无公厕”的困境。她积极争取政府资金,甚至自筹款项,带领居民修路、装灯、改造厕所,让老旧社区焕发新生机。
2012年,针对辖区低保户、残障人士、空巢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吴锦芝率先建立社区网格,推行数字化、网格化管理,对他们实现精准帮扶。
接送患尿毒症的孤寡老人透析,为身患精神分裂症的下岗职工办理低保、申请廉租房……在居民心中,吴锦芝不仅是调解员,更是空巢孤寡老人的“贴心女儿”、困难家庭的“知心人”。
倾囊相授“六心六零”工作法
“个人力量有限,法治精神需要传承。”吴锦芝深知,要让基层和谐常态化,必须让调解经验流动起来。
作为“六心六零”工作法的创立者,吴锦芝毫无保留地通过系统培训、师徒结对、案例汇编等方式倾囊相授。她牵头整理的“社区调解百例实录”,已成为昌江区调解员的必修课程。
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在吴锦芝的带领下,昌江区67个社区运用“六心六零”工作法成功调解近3000起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85%以上。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这是吴锦芝的座右铭。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吴锦芝将法律的刚性与人性的温情完美融合,让“锦调无忧”不仅是一个响亮的品牌,更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她用26年的坚守证明:真正的和谐,源于情、理、法的交融,源于一颗永不疲倦的为民初心。
(文/徐雯 记者王晓明)
编辑:聂琪
校对:衷丽萍
复审:吴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