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5年度法治人物”推荐候选人——黎川县“老班长警务队”(集体)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客户端     |    日期:  2025年10月31日     |    制作:  贾辛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黎川是全国34个中央苏区全红县之一,中共闽赣省委、省革委和省军区诞生地,深厚的革命传统激励着一代代退役军人投身社会治理。2023年4月,在公安机关的精心指导下,一支由退役军人志愿者组成的“老班长警务队”孕育而生,他们就是黎川县“老班长警务队”。他们将军魂嵌入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民警+退役军人+民兵”的创新模式,用忠诚和担当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其先进事迹获《人民日报》《半月谈》《法治日报》《中国国防报》等多家中央媒体报道,成为江西省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张新名片。

退伍不褪色,勇当矛盾调解“排头兵”

队员充分发挥退役军人政治素质硬、群众基础厚、人地两熟的天然优势,紧紧围绕“预防在前、调解在早、化解在小”的目标,积极构建多元共治、情理法融合的基层调解新格局。在一起闽赣交界杉关景区土地权属引发的疑难复杂纠纷中,队员不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耐心释法说理,更运用测绘技术现场勘界,创新提出“长期租赁+补偿保障”解决方案,既保障了村民未来二十年的稳定收益,也确保了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成为跨区域基层协同治理的典范。面对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中出现的新型纠纷,他们熟练运用执法记录仪等设备固定证据,同步引入法律顾问远程指导,形成“技术固证+依法调解+专业支撑”的纠纷处理模式,显著提升调解公信力和处置效率。自成立以来,警务队累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6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9%,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换装不换心,争做法治宣传“先锋队”

“老班长警务队”将普法宣传作为法治社会建设的根基,积极探索贴近乡村、贴近生活的法治教育新路径。他们一改传统单向宣传模式,推行“场景化、互动式、嵌入式”普法,让法律知识“活”起来、“用”得上。队员们利用农忙时节深入田间,用方言讲解农用车安全、防火防盗等实用常识;在村镇小店张贴反诈提示二维码,实现“一码识骗、即时防范”;精心设计印制防溺水、反诈骗、交通安全提示的矿泉水瓶、小扇子、环保袋等宣传品,让法治随物入心、随行入日。针对农村留守老人易受骗的痛点,他们借助“幸福之家”日间照料中心的集中配餐时机,开展“餐前普法十分钟”,用身边案例揭露骗术;在护学岗上嵌入未成年人保护、防范校园欺凌等微课堂,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和家长的法治意识。截至目前,队伍累计开展普法活动320余场,覆盖群众超过2万人次,“人人知法、事事讲法、处处守法”的乡村法治氛围日益浓厚。

卸甲不卸责,筑牢治安防控“守护哨”

面对农村警力不足、应急响应存在短板的现实,148名“老班长”主动嵌入网格治理体系,成为群众身边“看得见、喊得应、信得过”的平安前哨。通过建立统一指挥、规范培训、严格考评的运行机制,实现队伍管理标准化、职责履行规范化、调度响应一体化。他们常态化开展街面巡逻、交通协管、隐患排查、护校安园等工作,积极投身防汛救灾、山林防火、突发事件处置等应急任务。成立以来,累计协助处理交通事故与交通疏导490余次,参与大型活动安保26场,为群众提供救助、代办、寻人等实事服务276件,有效补齐了农村公共安全服务的短板。2024年,黎川县荣获“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2025年,公众安全感、公安部门满意度、扫黑除恶满意度等核心指标均实现同比上升,队长王志刚荣登“中国好人榜”。

从精准调解到多元普法,从应急处突到平安守护,黎川县“老班长警务队”始终以军人的忠诚、担当与智慧,深深扎根于红色沃土,默默守护一方安宁。他们不仅是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力量,更是法治精神在乡村末梢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如今,“有困难,找老班长”已成为黎川百姓最熟悉的一句话,警民同心、邻里互助的和谐“枫”景,正是平安黎川、法治黎川最真实的写照。

如今,“老班长警务队”从黎川洵口10人小队,如今已发展为60支队伍1088人,成长为遍布抚州的平安生力军。他们以“七大机制”立规,以“七大职责”践诺,用“法理融情理”化解纠纷1600余起,以脚步织密乡村防护网。搜救深山老人、驰援洪困司机、守护校园平安,250余件实事温暖民心;590余次交通整治、全域普法宣传,让法治之光浸润乡野。

从“一人孤勇”到“千人同辉”,从“一县一域”到“抚州遍地开花”,这支队伍将军人本色融入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坚守与担当,成为江西省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一张亮眼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