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小电驴过度充电后“发火”
鹰潭市校园消防安全实践课沉浸式开讲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客户端 | 日期: 2025年10月30日 | 制作: 贾辛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电池一刺就冒烟!”“快看,火焰蹿到三楼高了!”10月27日下午,在鹰潭市校园消防安全实践课上,惊呼声此起彼伏。两辆电动自行车在烈焰中噼啪作响,浓烟如黑龙直冲云霄。
在“119”消防宣传月来临之际,鹰潭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市教育局在鹰潭市信江新区开展这堂实践课,将知识讲解、趣味互动与震撼实验相融合,让50名师生全方位见识了电动自行车火灾的可怕。

在“你画我猜”中识别隐患
“下面这个标志,代表什么危险?”活动伊始,消防宣教员并没有直接灌输枯燥条文,而是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你画我猜”。一名学生奋力比划着“过度充电”的概念,急得抓耳挠腮,台下的同学们脑洞大开,回答五花八门,大家在欢笑声中增强“充电超时等于埋炸弹”的安全意识。
互动型理论知识授课贯穿始终。消防宣教员结合精心准备的PPT与短视频,将电动自行车的火灾成因拆解得分明:“非法改装是‘病根’,楼道充电是‘帮凶’,飞线充电如‘悬河’……”讲解深入浅出,其间穿插的电池穿刺实验和趣味问答,更让现场气氛活跃起来。“电动自行车充电哪个做法最危险?”问题一出,小手举起如林,学生们在抢答中巩固了“室外集中充电桩最安全”的核心知识。
于烈焰浓烟间感受危险
在理论课场地正对面的废弃房屋里,放置了两辆报废的电动自行车。随着消防宣教员的一声令下,模拟电动自行车过度充电实验开始,电池部位瞬间迸出火花。短短几秒钟,明火骤起,浓密的黑烟滚滚升腾,迅速将车辆吞噬。
“同学们,注意观察!现在才过去不到30秒,火势已经无法控制,有毒烟气正在快速扩散!”消防宣教员的现场讲解与实验同步进行。师生们屏息凝神,看见电动自行车在短短2分钟内从冒黑烟到全面燃烧,直至只剩框架的全过程。火焰的高度和浓烟的毒性远超想象,现场弥漫着刺鼻的气味。这前所未有的视觉和嗅觉冲击,让“电动自行车不进楼、不入户”的安全警示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实验结束后,消防宣教员紧接着讲解了电动自行车起火原因、危害以及正确停放充电的方法。“以前老师、家长总说危险,但没想到这么可怕!以后绝对不让电动自行车进电梯了。”在现场观看实验的学生梁佳馨说。
“这堂电动自行车安全课太硬核了!比任何书本上的知识都来得直观、深刻。”鹰潭市信江中学老师陈谊萍表示,“消防安全教育不能流于形式,这种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学得会的方式,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警钟长鸣,为学校的校园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洋 首席记者胡榕)
编辑:贾辛
校对:衷丽萍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