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应用数字前沿技术 竞逐科技创新“下半场”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5年10月24日     |    制作:  龚迎霞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指尖轻触,地下管网、桥梁建筑等基础设施运行状态瞬时呈现;输入指令,大数据与AI算法即刻排查城市安全隐患并“出谋划策”……在10月19日至20日举办的2025世界VR产业大会上,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交出的“科技答卷”赢得了众多观展者的赞赏。

  作为江西数字经济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连续7届携技术成果亮相展会,并通过承办生态论坛、共享产教融合经验,向人们展示企业聚焦科技创新“下半场”的雄伟布局。

  让创新“置顶”赋能千行百业

  “这个判断太准啦。”在今年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展位内,陈列的心镜智能心理健康系统吸睛无数。参观者只需注视设备20秒,即可获取涵盖情绪状态、压力指数等多维数据报告及个性化建议,引得不少参观者,纷纷排队参与这一“AI+”互动体验。而这处的热闹,仅是该学院以技术赋能行业的一个缩影。

  今年,紧扣“VR+AI开启数智未来”主题,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在技术成果展示上始终聚焦落地实效:在城市安全领域,“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解决方案在全国60余个城市落地应用,助力新型韧性城市建设由“看得见风险”迈向“管得住隐患”;围绕校园管理业务,旗下高性能计算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及南昌市AI数字化平安校园重点实验室联合研发的学生安全预警系统,构建了覆盖后勤、网络等多场景的指数评价体系,推动校园安全管理从“事后追溯”向“事前预防”转型;面向重点工业场景,基于VR联通虚实的技术特色,针对尾矿库、矿山、危化等行业定制开发的30余项宣导场景已上线江西省应急管理综合保障基地。

  这些亮眼成果的取得,皆源自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将创新置于发展首位的坚守。截至2024年底,该企业已拥有超3000项知识产权,连年入选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及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件,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行业平均水平。大会期间,泰豪连续七年登榜“中国VR50强”,两大AI/VR项目荣获“虚拟现实产业创新成果”,还联合多方力量成立“虚拟现实产业专利池”,致力推动技术共享与标准化发展。

  与行业共进,加速生态繁荣

  任一产业的发展都需众行致远。从早期的“PC+”“互联网+”到“VR+”“AI+”,泰豪从未脱离与行业的深度合作。大会期间,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围绕“AI+安全产业新范式”这一主题举办的生态论坛,便是企业促推产业生态繁荣的生动实践。

  该论坛吸引了省内外政企学研多领域的创新人才、技术专家广泛参与,并同期举办了产业对接及圆桌对话等活动,聚焦大模型、AR虚实标定、心理健康、校园安全、低空经济及燃气安全等细分领域,拆解“AI+安全产业”视域下的多元技术应用,聚焦“AI行业场景的融合、落地路径与挑战”议题广泛集智,促推行业生态协同向更深层次迈进。

  据介绍,此前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多次为行业搭建共智共享的创新平台:自2018年起,围绕AI、VR技术应用承接3届分论坛活动、联合举办2届行业赛事、投资打造泰豪·小蓝VR产业基地;持续结合公司年庆活动,举办AI、VR专业论坛、承办省部级技术高研班、开展泰豪人才论坛引智并发布千万级科研榜单,不断以技术为纽带,促进行业共同发展。

  引智力涌动,筑牢发展根基

  科技创新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大会期间,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带来的系列产教融合创新成果同样引人注目:不管是非遗壮锦、精美瓷器,还是与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数字IP作品,都让观展者感受到科技、文化与教育的融合魅力。

  作为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践行产教融合的核心平台,该学院不仅是江西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单位,更是全国首批开设虚拟现实专业的高职院校。办学20余年,其始终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在填补省内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空白的基础上,为AI、VR专业教学与科研创新提供着坚实的硬件支撑及资源保障。

  此外,该学院紧密对接江西“1269”行动计划,开设的44个专业中,38个深度关联数字经济与省重点产业链,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影视动画等获评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完成了近50项横向课题。同时,作为江西最早招收留学生的高职院校和唯一“一带一路”国家职业人才定向培养项目承载实体,学院自2017年起,已为3大洲、26个国家的中资企业输送4届优秀留学生,持续将技术成果与人才培养模式推向国际。截至目前,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已向社会输送数千名数字经济人才,约70%的VR、AI相关专业毕业生留赣发展,助力破解行业“技术应用人才短缺”痛点,并为泰豪竞逐科技创新“下半场”筑牢智力支撑。

  从技术成果惊艳展会到生态论坛共探未来,再到产教融合培育人才,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正以多维度实践,描绘着AI、VR 融合应用的创新图景。未来,在科技、生态、人才的协同驱动下,该学院将进一步深化在科技创新“下半场”的全链条布局,尝试解锁更多数智融合新可能,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袁莉 吴莹 关朋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