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尾亮了,晚上骑车放心多了”

新干县公安局交管大队深入开展“戴盔、拆伞、拒违载”治理行动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客户端     |    日期:  2025年10月20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拆除遮阳伞

为有效遏制骑乘车辆不戴安全头盔、违规加装遮阳伞、低速电动自行车违法载人等行为引发的交通事故,切实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期,在新干县公安局统一部署与指导下,新干县公安局交管大队深入开展“戴盔、拆伞、拒违载”治理行动,构建“宣传+整治+服务”三维联动工作体系,织密交通安全网。

精准布警

“交通安全要牢记,安全头盔是骑行者的保命盔,遮阳伞是‘隐形杀手’。”10月13日,在新干县善政路,执勤民警一边拆除遮阳伞,一边劝导。

行动中,新干县公安局交管大队贯彻“宣传先导、整治跟进、常态巩固”的工作理念,科学调整勤务模式,以“高峰定点+平峰巡线”机制为核心,将警力精准投放到二、三轮车交通违法行为高发、事故多发的重点路段和时段。

每日早、晚高峰,该大队联合特巡警、派出所等警种力量,在城区主要路口、国省道穿村镇路段、学校周边等关键区域设置固定检查点,严查严管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执法过程中,民警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对首次、轻微违法者,以引导至教育点学习交通安全知识、观看警示教育片为主;对屡教不改或严重违法者,依法予以处罚。在平峰时段,该大队组织警力开展动态巡逻管控,坚持流动执法与定点抽查相结合,确保整治力度不减,推动全县道路通行秩序持续改善。

“三重防护”

“以前晚上下班,总担心路上的大货车,现在有了反光背心,车灯一照就亮,心里踏实多了!”近日,某企业员工李某感慨。

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该大队积极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创新推出以“反光背心、反光车贴、安全头盔”为主的“三重防护”举措,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针对务工人员、菜农等“一早一晚”出行群体,该大队联合社区、企业开展“反光背心送安全”活动,深入农贸市场、工业园区等地,免费发放反光背心,现场讲解夜间出行安全知识。截至目前,该大队已累计发放反光背心2000余件。同时,该大队聚焦学生出行安全,联合县教体局开展“安全头盔护学行”活动,将安全防护延伸至校园。

此外,该大队积极开展“亮尾行动”,联合派出所民警、社区网格员,深入居民区、停车场等车辆聚集地,为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等粘贴高亮反光贴,并向群众讲解“亮尾”对于预防追尾事故的重要作用。行动开展以来,该大队已为辖区超过10万辆车粘贴反光贴。“车尾亮了,晚上骑车放心多了!”一名群众感慨道。

多维宣传

“戴盔保安全,拆伞防隐患”“遵守交规,珍爱生命”……在新干县众多小区进出口,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

为了让“戴盔、拆伞、拒违载”的理念融入日常,该大队着力构建“线上线下同步、空中地面结合、政企校家联动”的立体化宣传矩阵。该大队组织民(辅)警、网格员深入社区、村组,通过摆放展板、发放资料、播放警示片等形式宣讲交通安全知识。同时,充分利用“护学岗”喇叭、村组“大喇叭”、巡逻车“移动喇叭”宣传,并创新运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喊话,铁骑队员沿路宣传,形成“空地一体”的宣传格局。

依托“一企一警”机制,该大队组织警力定期走访企业,督促企业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提醒员工规范佩戴头盔、拆除遮阳伞。积极配合县教体局在各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通过知识竞赛、成立“学生交通纠察队”等形式,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的目标。

自行动开展以来,该大队累计拆除遮阳伞3000余把,安全头盔佩戴率显著提升,低速电动自行车违法载人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该大队将持续优化交通管理措施,深化交通安全宣传,全力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文/ 刘艳 记者 黄婉琼 图/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何 山

校对:衷丽萍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