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巡 找堵点 联合处 强快反
江西高速交警四支队第一大队以“12字口诀”破解拥堵难题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客户端 | 日期: 2025年10月20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沪昆高速公路单向最高车流超4.6万辆,这一数据已超过春运单日最高流量。面对改扩建施工路段的拥堵挑战,江西省公安厅交管总队高速交警四支队第一大队(以下简称“第一大队”)以解决致堵第一辆车为核心,总结提炼“视频巡、找堵点、联合处、强快反”12字工作口诀(以下简称“12字口诀”),通过打通事故现场第一辆车、屏对屏视频快处等创新举措,将传统数小时事故处置时长压缩至10分钟内,高效保障了道路通行秩序,让群众出行安全又省心。
落实“12字口诀”疏堵保畅
“以往假期,事故车辆滞留现场是导致拥堵的主要原因。”第一大队大队长郭建军介绍,为破解这一难题,该大队围绕“解决致堵第一辆车”的核心目标,在事故拥堵路段反复实践,总结出“12字口诀”,构建起全链条、高效率的疏堵保畅机制。
这一口诀并非简单的流程概括,而是覆盖了“发现—定位—处置—响应”的完整闭环:通过多渠道“视频巡”及时发现警情,用立体巡查“找堵点”,锁定致堵车辆,靠多方协作“联合处”快速清障,以高效机制“强快反”应对突发情况,每一个环节都直指拥堵源头。
10月1日中午,驾驶人杨某驾车由东往西行驶至沪昆高速公路818公里处时,追尾撞上前方车辆。事故发生后,2辆车分别停在快车道和慢车道内,无法移动,导致该路段交通中断。
第一大队指挥中心第一时间接收到高德指挥交通平台的拥堵预警提示。视频巡查岗工作人员迅速调取拥堵点最近的公共视频,快速锁定事故车辆的位置和掌握现场情况。同时,指挥中心启动多部门联动机制:一方面调度最近导改口的养护部门交维人员,赶赴事故现场维持秩序;另一方面,紧急调度巡逻民警前往黄土岗收费站,引导120救护车和拖车通过警车带道,从收费站逆行2公里直达事故现场。
“逆行带道是特殊情况下的高效选择,能最大限度缩短救援时间。”参与处置的民警表示,在多方协作下,拥堵对群众出行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12字口诀”的高效落地,离不开立体巡查体系和多方联动机制的支撑。在“找堵点”环节,第一大队创新采用“警车巡+铁骑巡+交维巡+无人机巡”的四维巡查模式,确保“致堵第一辆车”能被快速发现。
“联合处”则打破了部门壁垒。第一大队指挥中心研判出警情,立即调度民警、养护人员、施工单位施救力量协同行动,形成“1+1+1>3”的处置合力。同时,视频巡查岗会通过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平台,实时向过往群众推送行车线路指引,引导车辆绕行拥堵路段。
在“强快反”方面,该大队依托辖区“21+N”驻警快反10分钟处警圈工作机制,统筹警车、铁骑和服务区巡逻力量,在易拥堵时段、点位增设驻守班次。同时启动第一、第二应急备勤勤务,确保即便多个点位同时出现突发警情,也能快速响应、高效处置。
屏对屏视频快处交通事故
10月8日中午,驾驶人刘某驾驶小型汽车由西往东行驶至沪昆高速867公里变道时,与后方赵某驾驶的小型汽车发生刮擦。接警后,第一大队指挥中心调度在最近导改口值守的养护部门的交维人员到达事故现场,通过微信视频电话,以屏对屏视频快处的方式,引导事故双方在就近的新余西收费站驶出高速公路,指导当事人通过“交管12123”App中的事故视频快处功能,高效处置该起事故,民警在线完成勘查、定责,10分钟不到便出具电子认定书。
整个过程通过与导改口值守的养护部门交维工作人员视频通话,指引清晰、快捷有效,将传统数小时的处置流程压缩至短短几分钟,让事故当事人在第一时间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通过视频快处功能处理事故,继续踏上路途,安全省心又省时。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该大队用“12字口诀”和创新处置举措,在单向最高车流超4.6万辆与改扩建施工的双重挑战下,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疏堵保畅答卷。从打通事故现场第一辆车到屏对屏视频快处,每一项举措都聚焦群众出行需求,让平安、畅通成为这个假期最温暖的出行底色。(卢意然)
编辑:何 山
校对:陈卫星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