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旅游服务环境迎客来
靖安县公安局推行柔性执法护航县域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客户端 | 日期: 2025年10月20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守护游客安全(图/受访单位提供)

近年来,靖安县公安局紧扣“游得舒心、行得顺心、住得安心”目标,在生态、交通、服务三大领域持续创新。通过推行柔性执法、构建“多方共治”的民宿治理新模式,为县域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平安动能”。
守护生态让游客游得舒心
为让游客安心畅游、舒心体验,靖安县公安局打破传统警务模式,以系统性思维筑牢生态保护屏障,打造“水清、河畅、景美”的生态旅游名片。
一方面,该局牵头联合水利、自然资源等执法力量,推行集中办公、联合执法,统一调度4492个公共视频点位、15架无人机和7艘冲锋舟,构建起覆盖全域的“水陆空”一体化智能防控网络。同时,统筹305名巡河员、190名护林员、200名网格员和230名义警,形成“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立体化巡防体系,实现生态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另一方面,持续推进“生态卫士”综合执法改革,组建专业专班深挖生态违法犯罪线索,聚焦餐饮、销售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排查,推动执法模式从“各自为战”向“协同共治”转变。
“守护靖安的绿水青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该局森林警察大队民警表示。据统计,自2024年4月以来,该县已查处涉生态案件301起,治理成效持续显现。
针对基层执法力量薄弱问题,该局创新建立县、乡、村三级“生态警长”制度,推动警长提前介入生态类警情处置和线索核查。通过与乡镇综合执法队伍在联勤联动、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深度协作,生态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优化交通让游客行得顺心
“以前,我们节假日来靖安游玩,最怕堵车和找不到停车位;现在,靖安不仅路况改善了,还设置了潮汐车位,游客出行更方便了!”来自南昌的游客张先生在某景区停车场对记者感慨道。
游客的顺心出行,是衡量旅游体验的关键指标。为应对节假日等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靖安县公安局通过精准分析人车指数和气象指数,提前制定交通保障方案,推动交通管理由被动疏导向主动干预转变。
依托“交所融合”机制,全县派出所与交警中队联勤联动,加密景区周边道路巡逻频次,严查酒驾醉驾、超员超载等违法行为。同时,针对外地游客因不熟悉路况而出现的压线、短时违停等轻微违法行为,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柔性执法理念。
“我们对首次轻微交通违法不予处罚,节假日期间对短时违停也免予处罚,并专门设置节假日潮汐停车位。”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在全省率先推出的“有温度”举措,有效缓解了游客的出行焦虑。
此外,该局还组织警力全面排查整改全县274处平交路口隐患,实现风险“清零”,为游客铺就了一条安全畅通之路。
规范民宿让游客住得安心
夜幕降临,如何让民宿游客住得安心,成为该局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着力点。
“针对民宿开办初期面临的特种行业许可证办理难、安全鉴定费用高等问题,我们主动协调属地乡镇及住建等部门,推动乡镇与住建部门联合鉴定,或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鉴定,有效破解了办证堵点。”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今年联合鉴定机制实施以来,办证需求显著增长,有力推动了民宿行业的合法化、规范化发展。
科技赋能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在某避暑小镇,记者看到由该局指导布设的218个公共视频点位,已接入智慧综合指挥平台,显著增强安全防控能力。同时,民警主动上门,为全县纳管民宿安装并培训使用“赣住通”平台,确保入住信息“应登尽登”,从源头筑牢安全防线。
基层治理源于群众参与。该局指导各派出所广泛动员民宿业主、退休民警、老党员等力量,组建“连心调解员、连心巡防员、连心宣传员”三支队伍,高效化解涉旅矛盾。今年以来,成功调解民宿相关纠纷36起,调解率达100%。此外,还推动乡村民宿建立23个“微型”消防志愿站,实现“近水救近火”,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为游客营造安心、放心的住宿环境。(黎安 首席记者龚辰欣)
编辑:何 山
校对:衷丽萍
复审:全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