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鉴定报告牵出违规运输案

新余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开展危货运输执法检查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     |    日期:  2025年09月28日     |    制作:  贾辛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近日,新余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根据群众举报,成功查处一起使用伪造检测报告违规运输危险货物的案件,并通过跨省协查与现场指导,帮助企业堵塞安全管理漏洞,展现了闭环监管机制在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中的实效。

二维码扫出假报告

9月9日,新余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接到群众举报,一辆货车疑似违规运输危险货物。执法人员迅速出动,在某企业仓库内对该货车进行突击检查。现场,该车正在卸载总计20吨的锂离子电解液。

检查中,驾驶员出示了一份自称由上海某检测机构出具的“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然而,执法人员使用手机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核验时,却发现该二维码关联的竟是一份2019年的过期鉴定报告。经与官方检测机构核实,确认该机构近期并未出具此份鉴定书,这份关键文件系伪造。

执法人员进一步的现场检查中揭示了更多问题。运输方无法提供由托运人(某外省企业)出具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与此同时,其他供货商运往该收货企业的同类货物,均使用了危险品专用车辆运输。对比之下,此次使用普通货车运输高危的锂离子电解液,其安全隐患尤为突出。

闭环监管保障运输安全

鉴于案件涉及外省托运企业,9月16日,新余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依法将案件线索移送托运人所在地交通运输执法部门,请求调查处理源头企业,强化监管。

为帮助本地收货企业消除隐患,9月17日,执法人员主动上门,将“工作提示函”送达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并向企业安全管理部门通报了此次违规运输情况。当天下午,执法人员还深入企业物流园区,结合实例,现场指导货物验收人员如何有效核实承运人资质、辨别运输单据真伪,提升一线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

“这份提示函来得太及时了!”企业负责人在现场深有感触地表示,“衷心感谢执法部门的专业指导和及时提醒,帮助我们发现了产品交付流程中的安全漏洞。我们将立即按照要求,加强物流管理,严格审核供应商及承运方资质,完善货物验收流程,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此次执法行动,从接到举报、现场查证,到跨省移交、上门指导,最终获得企业积极反馈与整改承诺,表明新余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构建的“线索核实-跨省移交-现场指导-企业反馈”闭环监管机制正在发挥实效。该机制不仅强化了跨区域执法协同,更提升了道路货物运输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为保障道路运输安全和企业生产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廖小武 记者黄婉琼)

编辑:贾辛

校对:衷丽萍

审核:吴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