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闽联动共护古关隘
铅山县人民检察院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修缮除隐患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 | 日期: 2025年09月23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查看古关隘情况(图/受访单位提供)
古关隘作为武夷山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自然遗产价值。为此,铅山县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铅山县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作用,通过开展磋商、制发检察建议等监督方式,督促相关单位依法履职,修缮保护古关隘。目前,铅山县境内的三处古关隘已被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发现古关隘受损风险
武夷山国家公园地跨江西、福建两省,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武夷山的八座古关隘是古代军事防御、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其中位于铅山县的温林关、云际关、马铃关,均为明清时期赣闽交通要道与军事防御设施,是“万里茶道”文化线路的重要遗存,现存关墙、驿道、碑刻等遗迹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考古价值。上述三处古关隘地处两省交界,因日常维护不够到位,导致关隘标识缺失、墙体破损等情形,甚至存在坍塌风险。
今年3月,铅山县检察院在开展“守护文化瑰宝”公益诉讼江西行活动中发现该案线索后,立案调查。该院通过无人机航拍测绘和实地勘查,查明温林关、云际关、马铃关均存在不同程度损毁问题。铅山县检察院邀请文物保护专家就古关隘受损程度进行咨询论证,专家评估认为,若一年内未启动加固、修复工程,三处古关隘将不可逆地失去文物本体价值。
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修缮
3月19日,铅山县检察院邀请文物保护专家、特邀检察官助理等参加听证,明确保护古关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厘清相关单位工作职责。3月20日,铅山县检察院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对古关隘保护情况开展全面排查和专项治理,排除温林关、云际关、马铃关等古关隘损毁风险隐患。3月25日,铅山县检察院与相关单位开展磋商,督促其履行古关隘日常管护责任。
相关单位收到检察建议后,启动保护修缮工作,但因三处古关隘属于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专项修缮资金保障不足,且不具备古建筑修缮专业人才,致使修缮工作难以开展。
府检联动解决修缮难题
为切实解决古关隘修缮难题,铅山县检察院牵头召开圆桌会议,邀请文物保护专家出具古关隘修缮和日常管护指导意见,相关单位聘请有资质的古建筑修缮团队对三处古关隘开展修缮工作,相关单位根据“古关隘日常管护指导”开展管护工作。
为解决修缮资金问题,铅山县检察院依托府检联动机制,联合相关单位向县政府专题汇报古关隘保护工作,争取专项修缮资金40万余元。同时,铅山县检察院在古关隘设立“公益诉讼文物保护示范点”展示修缮保护成效,增强社会公众文物保护意识。
今年5月,铅山县检察院邀请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实地走访,跟进整改情况。相关单位已清除云际关、马铃关周边影响文物安全的植被,加固温林关石条,三处古关隘均已设立文物保护标识,建立文物保护档案。相关单位启动申请文物认定程序,推动将三处古关隘逐级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同时,结合国家“万里茶道”申遗计划,三处古关隘已纳入“万里茶道”江西段申遗内容。
此外,铅山县检察院还依托跨省协作机制,与福建省相关检察机关签署“赣闽古关隘联合保护协议”,明确两省相关检察机关共享古关隘航拍数据、修缮方案,协同推进跨省文化遗产保护。
(记者刘宇琦)
编辑:聂琪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