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警第一课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客户端     |    日期:  2025年09月12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太阳当空,我开车行驶在沥青铺就的城乡主干道上,载着三名刚刚通过招警考试考入我局的新民警。车子驶进了玉泽园生态农业合作社,负责人老袁早就在等着我们了。老袁和我是老朋友,这个合作社就是老袁自己创办的。我们刚下车,老袁就迎了过来,说:“来尝一尝我们这里的特色——赤粉粑。”

只见桌子中间有个大一些的盘子,上面装满还冒着热气的粑,粉白的表皮透着淡淡的红,像浸了晨露的桃花瓣。

我递了眼色给老袁,老袁接过我的眼神,清清嗓子说:“这个粑之所以叫赤粉粑,是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进犯到了鄱阳湖一带。我们这个乡的游击队队长姓徐,除了打击入侵者,他还经常带着队伍帮老百姓做好事。有一回,游击队接到一项紧急任务,阻击一伙下乡扫荡的鬼子。游击队等了一夜,迟迟不见鬼子的踪影,大家都觉得有些饿,又不敢擅自撤离。就在大家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时候,附近村庄的老百姓送来了他们刚刚做好的粑,让游击队员们充饥。眼尖的徐队长发现有些粑上面带有一丝红色,问是怎么回事。一位老百姓说,因为走得匆忙,不小心摔伤了,血滴在了粑上面。徐队长久久没有说话。此时,扫荡的鬼子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吃完粑的游击队员一个个体力得到恢复,当即向鬼子们射出了愤怒的子弹,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打扫完战场,徐队长说,这次得胜,有赖于老百姓及时给我们送来了粑,这个粑还没有名字,我看就叫赤粉粑好了。赤粉粑——赤是赤子之心,粉是五谷之粉。一来百姓为了给我们送粑,摔伤了自己,流出了红色的鲜血,二来我们游击队原来叫赤卫队,我们的队伍是赤色的,赤粉粑慰问赤卫队,更体现了军民一条心。”

老袁话音刚落,我马上接过话茬:“各位新同事,这个故事是当年真实发生的,在赣北这一带很出名,赤粉的制作包括稻米的淘洗、浸泡、磨浆、压滤及晾晒过程需要耐心与时间。现在它已经是九江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而老袁就是它的继承和发扬光大者。”

“你们警察同志和当年的游击队一样,都是护着咱老百姓的。人民公安为人民,这话我信!”老袁站起来大声说。

“游击队为老百姓打仗,公安为老百姓守平安,道理都是一样的——你把心掏给群众,群众自然把你当亲人!”听了他的话,我用一段话作为收尾。看到几位新警眼睛里闪烁的光芒,我知道,这一趟,来对了。

(刘志坚 共青城市公安局)

编辑:何山

校对:王小明

审核: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