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有所“托” 解警之忧

江西省公安厅交管总队高速交警四支队让警营“家文化”更有温度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     |    日期:  2025年09月01日     |    制作:  贾辛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暑期尾声,江西省公安厅交管总队高速交警四支队2025年暑期“警娃”托管班于8月30日圆满落幕。这是该支队连续三年推行的“暖心工程”。针对高速交警“点多、线长、面广”、与家人聚少离多导致的子女假期“看护难”问题,该支队从2023年起主动谋划,对接新余、宜春等6个市(县)11家托管机构,累计开办寒暑期托管班23期,服务277人次警娃。

如今,警娃托管班已成为该支队“家文化”建设的亮丽名片,既解民(辅)警后顾之忧,更架起爱警暖警的“连心桥”。

民警走进托管班看望警娃(图/受访单位提供)

服务范围覆盖到全支队

“小朋友开始为期两个月的学习之旅了!回来就开心地说,今天很开心,明天还要去。这让上班的我瞬间安心。”清晨的值班室里,第三大队副大队长谭永安看着手机里孩子的视频,脸上露出了踏实的笑容。作为新余人,谭永安长期在上高工作,每年暑期,孩子的看护问题都让他牵挂,而支队开办的警娃托管班,让他得以在岗位上安心值守——这是该支队连续三年推行警娃托管服务的一个缩影,也是该支队破解民(辅)警子女假期“看护难题”的生动实践。

高速交警的工作特性,注定了他们与家人的聚少离多。路面巡查、事故处理、交通疏导……从清晨到深夜,从节假日到工作日,民(辅)警们的时间大多奉献给了高速公路的平安畅通,而每到寒暑期,子女“没人管、没人教”的问题,便成了许多民(辅)警心头的“烦心事”。

“不能让民(辅)警在‘守大家’的时候,还为‘顾小家’分心。”该支队支队长余治方说。基于这样的考量,该支队将“警娃”托管服务纳入爱警暖警工作的重要环节,决心把这件“暖心事”办实办好。

2023年,是该支队“警娃”托管班的“起步之年”。为了让服务精准对接需求,支队首先面向一线民(辅)警开展全面摸排,逐人登记有托管需求的家庭数量、子女年龄、期望托管时段等信息;同时,工作人员多次走访辖区内的学校、专业托管机构,从场地安全性、师资专业性、饮食健康度等基础维度逐一考察,反复对比筛选。最终,该支队成功对接首批托管机构,实现了“警娃”托管班“从无到有”的突破。

“刚开始只是想满足‘看得住、不出事’的基本需求,没想到报名消息一发布,大家的积极性特别高。”该支队政工科副科长罗圆红回忆,首期托管班的顺利开办,让他们看到了这项服务的重要性,也坚定了持续优化的决心。

三年来,该支队的“警娃”托管服务在实践中不断升级,逐步完成从“有”到“优”的华丽蝶变。通过每年收集民(辅)警反馈、定期组织托管机构复盘,支队精准掌握了不同群体的需求:针对学龄前儿童,托管机构增加了手工、绘画、儿歌等趣味课程,贴合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对于小学阶段的警娃,则融入作业辅导、科普实验、书法练习等内容,实现“分类施教、按需服务”。

截至今年8月,该支队已累计对接新余、宜春、萍乡、上高、铜鼓、万载等6个市(县)的11家托管机构,开办寒暑期托管班23期,服务范围从最初的个别大队覆盖到全支队。

“闹钟响了,送我去托管班”

“叮铃铃——”“爸爸,闹钟响了,送我去托管班。”2024年7月9日,第二大队辅警张健祥的闹钟准时响起,两个孩子早已穿好衣服,催促着他“快点去托管班”。这样的场景,在一年前还难以想象。“我们家两个孩子本来都不太愿意去幼儿园,反倒是这次托管,每天要我开着闹钟,叫我早点送他们去,也不吵着要提前去接他们。”张健祥在谈及托管班时,语气里满是惊喜。

对于第四大队辅警张阁明来说,“警娃”托管班更是解决了他的“心头大事”。作为3个孩子的父亲,每到暑期,如何兼顾工作与孩子看护,曾让他焦虑不已。“感谢组织和支队领导班子的重视,对于三个小孩的家庭来说,解决了很大的问题,小孩在托管班进步非常大,他们在里面也非常开心,衷心感谢组织的关怀。”张阁明的话语朴实却真挚,道出了许多子女家庭民(辅)警的心声。在托管班,他的孩子们不仅认识了新朋友,还学会了自主整理书包、帮助同学,这些成长让他格外欣慰。

民(辅)警的安心,源于“警娃”的快乐;而“警”娃的快乐,在每年的托管班结业仪式上展现得淋漓尽致。8月20日,铜鼓地区暑期警娃托管班圆满落幕,各个托管点的“警娃”和家长们齐聚一堂,一场充满童趣的“成果展示会”热闹开场:有的孩子跳起了在托管班学的舞蹈,动作稚嫩却充满活力;有的手持自己绘制的“交通安全主题”画作,向大家讲解“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还有的组队朗诵新学的诗歌,声音洪亮、眼神坚定。看着孩子们自信的模样,在场的民(辅)警家长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脸上满是自豪与欣慰。

“托管班一年比一年好,孩子开开心心进步,我们也可以踏踏实实上班,托管班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结业仪式上,一 名警属的发言引发了全场共鸣。

对于高速交警而言,工作的特殊性意味着他们常常无法陪伴孩子成长:节假日里,别人全家出游时,他们可能正在处理交通事故;周末的午后,别人陪孩子写作业时,他们可能正在高速公路上巡查。而“警娃”托管班的出现,就像一道“暖心光”,解了民(辅)警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更专注地投入工作——数据显示,三年来,该支队的“警娃”托管班累计解决了277人次民(辅)警子女的假期看管问题,成为解除民(辅)警后顾之忧的“稳定器”。

如今,“警娃”托管班早已不只是一个“看护场所”,更成为四支队“家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这里,“警娃”们感受到了警营大家庭的温暖,知道了“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保护大家的安全”;民(辅)警们则在组织的关怀中,增强了对队伍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让警营更有凝聚力,也让民(辅)警在守护高速公路平安畅通的道路上,更有动力。

陈劲之 谢存真 记者闵祥

编辑:贾辛

校对:王小明

审核: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