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车轮上的青春”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 | 日期: 2025年09月01日 | 制作: 贾辛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日前,江西交警曝光了数起未成年人飙车、无证驾驶的典型案例,将“未成年人违法驾驶”这一问题再次置于公众眼前。视频中,少年们肆意穿行、危险驾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几年,不满12周岁骑行自行车、不满16周岁骑行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事故,分别占骑行事故总数的7.5%和10.3%。法律明确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须年满16周岁,驾驶机动车须年满18周岁且取得驾驶证。
为何未成年人违法驾驶屡禁不止?在多起涉未成年人交通事故案例中,家长监管缺位是共同特点。部分家长对孩子骑行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持默许态度,甚至主动购买车辆,这种对交通规则的漠视,无形中助长了孩子的违规行为。
社会环境和商业利益也在推波助澜。部分电动自行车商家向未成年人售车,还提供“改装提速”服务;短视频平台上的“飙车文化”,将危险驾驶行为包装成“个性”,误导青少年;公共交通服务“断层”,一些地铁站与学校、小区之间缺乏接驳工具,农村地区公交覆盖不足,这让一些未成年人铤而走险。执法层面也存在困境,交警对未成年人违法驾驶多以批评教育、通知家长为主,实质性惩戒少。
破解这一难题,需家庭、学校、社会、相关部门形成治理合力。家长要绷紧“监护弦”,杜绝提供违规车辆,传递安全理念;学校应创新教育模式,将交通安全教育融入实践课程;社会各界要共同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相关部门要优化公共交通布局,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构建“教育+惩戒+跟踪”长效机制。
只有各方携手,标本兼治,才能织密安全防护网,守护好“车轮上的青春”。
(焦芳)
编辑:贾辛
校对:王小明
审核: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