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降下去 人气聚起来
南昌市南深农市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 | 日期: 2025年08月29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深农调解中心
8月26日,记者走进位于南昌市青云谱区的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简称“南深农市场”)入口处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以下简称“深农调解中心”),三名调解员正专注地处理着手头的工作。门外,批发市场正如火如荼地运转——货车、三轮车川流不息,商户们忙着进货、出货,一片繁忙喧嚣。
为切实保障商户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青云谱区委政法委以综治中心规范建设为契机,推动新经济产业集聚区综治中心整合公安、市场监管、交警等多方资源,成立了深农调解中心,致力于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于萌芽状态,最大限度防止纠纷升级,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部门联动增强调处效率
“这批货晚到了5个小时,我得扣运费!”8月21日,一场因货运延迟引发的纠纷在某商户与外地司机之间爆发。
原来,双方此前约定,由司机将一车西瓜按时运抵批发市场。但因迟到5个小时,商户认为严重影响了西瓜的最佳销售时机和价格,坚持要扣减部分运费。双方各执一词,最终选择报警求助。
接到报警后,民警将双方带至深农调解中心。现场,调解员杨文超、吴清平和刘明生第一时间介入,首先稳定当事人情绪,分别耐心听取各方陈述,逐步梳理运输时间、双方约定和市场行情等关键环节。
经多轮协商和情理说服,最终双方同意,商户扣除800元费用后,将剩余的9900元支付给司机,矛盾得以顺利化解。
“做矛盾调解工作,要懂法,也要熟悉农产品的特性和行情,才能给出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杨文超告诉记者,由于大部分产品保鲜期较短,一旦出现纠纷必须快速解决,拖不得也等不起。
他介绍,针对商户和司机“不愿耗、怕讼累”的实际需求,深农调解中心应运而生。深农调解中心由集聚区、朱桥派出所、青云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交警大队等部门联合组建,并形成了完善的排查、登记、调处、回访等工作机制,实现“进一扇门,解所有事”。
“通过多部门协同调解,我们有效避免了重复处理同类纠纷的情况,既节约了行政资源,也提升了工作效能。”杨文超介绍,同时有助于职能部门更精准地把握市场和商户需求,进一步优化区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
交易纠纷现场调解
“耐心细致,化解矛盾,不忘初心,执法公正。”在深农调解中心的墙上,悬挂着这样一面锦旗。它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群众对基层调解工作的信任与认可。谈起这面锦旗背后的故事,调解员刘明生记忆犹新。
2023年,一辆从宁夏长途跋涉而来的货车,满载有机花菜驶抵批发市场。然而卸货时却发现,由于途中制冷设备发生故障,花菜已出现发黄甚至腐烂变质的情况。
“我们了解到司机一方并未推卸责任,如实承认了制冷器的问题,也坦言自己经济条件较为困难,与此同时,商户的损失实实在在,同样需要体谅。”刘明生回忆道,“于是我们从情理和现实出发,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寻找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经过耐心沟通和反复协调,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司机向商户支付2000元赔偿金,原定运费照常支付,这起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如今,“有矛盾就去调解中心”已成为市场商户的普遍共识。
吴清平说:“我们每天处理的很多是看似小的矛盾纠纷,比如,一个榴莲烂了、货款未及时支付等方面,但这些事直接影响商户的正常经营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通过现场或当天快速调解,极大方便了市场内的商家和群众,维护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两年多来,凭借商户和货运司机之间的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人放心来到这里交易,市场人气持续集聚,交易环境愈发和谐。
经过不断实践与完善,深农调解中心已逐步形成一套成熟高效的纠纷化解机制。据统计,自成立以来,深农调解中心已累计成功调解市场各类纠纷335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达55.8万余元。
“今后,我们将持续完善深农调解中心调解机制,加强培训宣传,提升商户的法治意识和纠纷预防能力。”青云谱区综治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市场发展中出现的新类型纠纷,调解员将提前研究应对方法,扩大调解范围,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需求,持续为当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文/图 颜晶 彭佳一 记者万菁)
编辑:聂琪
校对:王小明
复审:全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