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体验胜过百次说教”
于都县开展工业园区企业“四个一”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 | 日期: 2025年08月28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开展“如我在场”的体验式教育
于都县工业园区内企业繁多、人员密集、隐患突出,始终是于都县防范火灾风险的核心区域。于都县消防救援大队以“如我+”行动破题,变“刚性执法”为“暖心服务”。
今年7月以来,于都县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县工业园管委会围绕一次火灾警示教育、一次消防安全授课、一次火场实景体验、一次消防技能实操的“四个一”内容大力开展工业园区企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贴近企业实际的安全课
“大家请看,这原本是可以用灭火器随手扑灭的小火,因为处置不当才导致了后面的灾难。”7月15日,于都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刘书韬为工业园区138家企业的200余名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员带来了一场贴近企业实际、既生动又实用的消防安全授课。
“如果我是企业负责人,能听懂授课的内容吗?能得到火灾案例的警示吗?”课堂上,刘书韬以“如我办企”视角,用真实火灾案例直观展示事故后果,详细讲解企业消防安全要点。
“此次授课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剖析了劳动密集型企业从隐患排查到火灾处置全流程的消防安全常识,非常实用。”于都县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罗礼发表示。
此次培训让安全理念入脑入心。“参加这次培训收获很多,一个个典型火灾案例,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企业代表魏卉卉如是说。
沉浸式体验火场逃生
“电动自行车一旦短路,30秒就能产生明火,100秒就足以夺人性命。”配合着消防宣教员刘玮的讲解,放在仓库内的废旧电动自行车正在熊熊燃烧,升起的黑烟迅速遮盖了整个仓库顶棚,几十秒的时间里,仓库内能见度迅速降低,浓密的烟尘、刺鼻的气味让现场员工纷纷捂住了口鼻。日前,在赣州德隆树脂涂料有限公司空置仓库内,刘玮在开展教学。“光讲理论效果有限,必须用‘如我在场’的体验式教育,让员工现场感受火场危险。”他一边讲解电动自行车火灾预防知识,一边组织员工进行真烟真火逃生演练,通过换位思考强化安全意识。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全体员工在真烟真火疏散逃生体验现场有序撤离。同时,无脚本灭火救援演练正在该公司另一个厂房上演,设置水枪阵地、架设挂钩梯、通过登高平台车救援被困人员,规范高效的处置流程让企业负责人连连点头。“这种‘如我在场’的培训,比单纯讲课深刻多了!”赣州德隆树脂涂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徐菊林说。
这样的真烟真火实景体验每天都在各工业园区上演。“一次体验胜过百次说教。”刘玮说,“通过‘如我在场’的实景体验,不少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抓得更实了,员工应急自救逃生水平也提高了许多。”
手把手教学
“企业的消防设施能不能正常使用?日常维护保养是否到位?员工能不能熟练操作基本的消防器材?”带着这些问题,连日来,于都县消防救援大队的宣教员肖太生奔走在工业园区的各个大小企业。
本着“服务企业需要、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哪家企业有需要,肖太生就出现在哪里。
“这几具灭火器压力不足了,需要及时充装。”“消火栓箱外部要标明使用方法。”“疏散指示标识应规范设置,高度不应超过地面1米。”
硬件问题解决了,教授企业员工正确使用消防器材是重中之重。8月18日,肖太生走进海峡(赣州)轻纺实业有限公司,组织公司员工开展“准消防员”实操实训,通过讲解、手把手教学,让员工能熟练掌握灭火器和消火栓的正确使用方法。
“灭火器应站在火源上风向1.5米以外对准火源根部进行喷射。”“甩出消火栓水带时要用双手抓住水带两端金属接口避免砸伤自己。”半天时间过去,现场90余名员工全部顺利通过了“准消防员”考核。
“真是太及时了!我们公司刚刚招了一批新员工,你们马上就来培训了,既保障了安全生产,又让我们能专心搞发展,这才是真正的优化营商环境!”企业负责人王东源握住肖太生的手感谢道。
截至8月19日,于都县消防救援大队先后深入161家企业,开展大宣传大教育大培训活动150场,覆盖企业员工13898人,切实提升了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及广大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文/图 李润丰 首席记者胡榕)
编辑:聂琪
校对:王小明
复审:全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