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追星遭遇“律师”诈骗

江西公安机关披露多起学生被骗案件 提醒广大学生加强防范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     |    日期:  2025年08月28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漫画/刘晨阳

学生群体涉世未深、好奇心强,普遍存在社会经验不足、风险识别能力较弱的特点。诈骗分子利用学生群体的这些特点“定制”骗局,恐吓、诱骗其将父母账户上的资金转出。

开学在即。日前,江西公安机关披露了多起学生被骗案件,提醒广大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内部票”的骗局

“警察叔叔,我被骗了!”8月10日上午,眼眶泛红的小欣(化名)来到万安县公安局工业园派出所。她攥着手机,向民警刘嘉伟讲述自己为看演唱会而陷入骗局的经历。

因演唱会门票一票难求,小欣在社交平台联系到自称有“内部购票渠道”的网友。对方承诺“百分之百抢到门票,抢不到全额退款”,还发来伪造的购票成功截图。当晚,小欣偷偷用家长手机转账1179元。次日,她发现被对方拉黑,才意识到被骗了,在向父母说出此事后来到派出所报警。接警后,民警立即启动紧急止付程序,对涉案账户进行冻结,全力阻断资金外流。经过多方协调,当日11时许,小欣转出的1179元被追回。

据了解,演唱会市场发展势头强劲,代抢门票诈骗随之增多。“诈骗分子通常会在演唱会官宣后,提前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发布‘内部票’‘前排预留票’的引流信息,用‘手慢无’‘百分之百抢到门票’等话术刺激学生。”刘嘉伟解释,“在一起案例中,诈骗分子伪造与票务平台客服的聊天记录,声称‘可修改订单信息’,让受害者一步步掉入陷阱。”

对此,民警提醒,除了要警惕所谓的“内部购票渠道”,还要注意核实对方身份:“正规票务平台不会要求通过微信、支付宝个人账户转账,也不会以‘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如遇到可疑情况,应联系官方客服确认,及时告诉家长、老师,避免财产损失。”

6月26日,遂川县公安局禾源派出所民警刘能红、辅警彭艳彬赶到李女士家时,她正与诈骗分子视频通话。对方声称可协助退回游戏充值款,诱导她下载远程控制软件,并获取手机验证码。

面对民(辅)警的询问,李女士坚称未被骗,拒绝回答问题且阻止民警查看其手机。民警判断李女士已被诈骗分子深度“洗脑”,其手机正处于转账界面,疑遭远程操控,资金随时可能转出。情况紧急,彭艳彬果断夺过李女士的手机切断通话,终止关键操作,随后对其银行卡启动“紧急止付”程序,1.6万元资金被成功冻结于转账的前一刻。

原来,李女士的孩子私自进行了游戏充值,而欲退款的李女士误信虚假客服,被诱导转出“手续费”。

在李女士遇到的这类骗局中,骗子以协助退回游戏充值款为借口,诱导下载远程控制软件,一旦下载成功,骗子就能实时看到手机屏幕上的所有内容,包括输入密码、接收验证码的过程,甚至能直接操控手机转账。

女孩追星被骗3.9万元

浮梁县学生小娟(化名)是某明星的粉丝,平常喜欢在网上浏览关于偶像的信息。今年8月初,小娟发现了所谓添加明星私人联系方式的渠道,在发送添加好友信息后,她收到了一名陌生人添加QQ好友的请求。

对方自称是该明星的私人律师,指控小娟持续添加该明星私人联系方式的行为严重干扰了其生活,并威胁称若不按要求操作,将通过报警追究小娟刑事责任。惊慌之下,小娟表示愿意配合。随后,对方要求小娟前往隐蔽地点,并通过QQ语音通话指导其操作手机转账,还发来了付款二维码。小娟找借口拿到母亲刘女士的手机后,通过扫码支付了两笔款项,共计3.9万元。直到次日清晨,刘女士发现手机里有两笔款项转出,小娟这才说出实情。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刘女士赶紧走进浮梁县公安局报警。

在浮梁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欧阳玉杰在给小娟做笔录时说:“这种诈骗手段较常见,骗子利用粉丝对偶像的痴迷,假冒律师等身份威胁人,进而实施诈骗。”见小娟情绪不佳,他开导道:“以后别信‘有明星私人联系方式’,真的明星不会轻易加粉丝好友。”

民警提醒,追星的青少年若遇到冒充明星助理、明星私人律师的陌生人以“干扰生活”“需承担法律责任”等理由威胁,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按照对方的要求转账或操作手机,应立即告知家长或拨打110报警,通过正规渠道核实情况。同时,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要在陌生网站、社交群或私信中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

冒充民警诈骗被识破

“你涉嫌洗钱,必须配合调查,一步步按照我们说的做,否则我们将派人抓你!”7月4日,遂川县学生小康(化名)在浏览网页时,接到自称民警的陌生人视频电话。视频中,对方身着仿制警服,出示伪造的法律文书,要求小康下载某款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

小康察觉异常后,跑到遂川县公安局源头湖公园快警岗亭向网格快警求助。网格快警肖鹏重启小康的手机,切断诈骗链条,并指导其将微信与银行卡解绑,消除潜在的资金转移风险。

肖鹏指着小康手机里那条“免费领皮肤”的未读消息,拆解诈骗分子的套路:“这些骗子很懂网友的喜好,他们在游戏群里发‘输入手机号领皮肤’,或者在短视频评论区宣称‘关注我领明星签名照’,其实都是‘钓鱼’。”

肖鹏介绍,只要点开未读消息,就会被要求填写验证码、家庭住址等信息。填完信息后,骗子会发来伪造的“传票”或“通缉令”,上面贴着当事人的照片,恐吓当事人转账。

说完,肖鹏拍了拍小康的肩膀,加重语气提醒:“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情,别慌。办案人员不会通过视频通话‘核实情况’,不会让你共享屏幕‘证明清白’。只要对方提到‘转账’‘下载软件’‘不要告诉身边的人’,就直接告知父母或者报警。”

(文/傅斯瑶 记者程呈)

编辑:聂琪

校对:王小明

复审:全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