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金车间“内鬼”半年吸走50万元黄金

吉安警方破获一起职务侵占案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     |    日期:  2025年08月26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黄金使用量激增,电路板产量却未随之增加,如此差异,必有蹊跷……8月20日,记者从吉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了解到,该分局辖区内某电子科技公司负责人称,车间黄金使用量异常,怀疑有人利用职务之便窃取黄金。经民警调查,最终揭开了跨越赣粤两省、涉案金额达50万元的职务侵占案。

数据异常牵出“内鬼”

“每月多出数十万元的黄金消耗,产线却未见相应产出提升。”7月22日,吉安某电子科技公司负责人查看数据,意识到问题远非“工艺误差”那么简单。7月25日,吉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刑侦大队民警张胜峰接警后,第一时间调取车间公共视频,注意到沉金线操作员程某某的异常举动:每次靠近金池,他总会用身体遮挡右侧公共视频设备,左手在池边快速摆动。“像是在变魔术,但镜头里看不到道具。”这种每天重复3次到4次、每次持续20秒的“魔术”,最终被证实是精心设计的盗窃手法。

民警对公共视频逐帧分析,发现了程某某的作案道具:一个可伸缩的“黄金吸附器”。早班投放,晚班收线,利用4小时吸附期完成窃取。

老乡的“双簧戏”

调查显示,程某某与广西同乡张某某通过微信暗语“出货”“安全”频繁联系。2人曾在广东中山从事过相关行业,程某某有沉金工作经验,但未找到下手机会。2024年年底,2人在网上找寻沉金工作招聘信息,见吉安某电子科技公司招聘该岗位,立即从中山赶至吉安。但只有程某某成功应聘沉金车间关键岗位,张某某在其他普通岗位。

入职半年来,2人一直在找寻机会。黄金是高密度贵金属,因此,沉金车间内管理严格。“该车间每天都有人定时查看公共视频,防止黄金被盗。”张胜峰告诉记者,程某某、张某某观察了半年,终于找到机会和盗窃方法。2人利用职务便利,发现车间内公共视频存在盲区和时间段漏洞。通过反复试探,2人最终选择在早班开始前、晚班结束后的交接空隙实施盗窃。此时,工作人员注意力较为分散,现场监管相对松懈。

程某某负责投放镍块以吸附黄金,他担心自己处于关键岗位,频繁请假外出会引起怀疑,便让张某某负责在外围望风并协助处理赃物,每操作一次能获得价值1万元左右的黄金。

据了解,因提纯工序复杂,他们不负责提纯,而是直接将吸附黄金的镍块运至广东中山,以低于市场价卖出。

2人自以为手段隐蔽,但民警已通过数据分析和线索摸排,锁定其作案轨迹。在充分掌握作案情况及固定证据后,8月9日3时许,民警联合企业管理人员在车间内布控蹲守,趁程某某再次作案时,将其当场抓获,现场缴获被盗黄金。

随后,民警乘胜追击,将逃往赣州的张某某抓获归案,现场查扣现金10余万元、9袋用塑料膜包裹的镍块及1辆涉案车,其中镍块含有黄金价值30余万元,追缴金额约50万元(含黄金估值)。目前,犯罪嫌疑人程某某、张某某因涉嫌职务侵占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案件侦破后,为强化源头防范,民警专程前往该公司组织员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课。在授课中,民警重点提醒该公司管理人员必须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在涉及贵金属投料、回收等关键工序,必须严格实施双人操作、双人复核制度,通过相互监督堵塞单人作业的风险。

(文/朱森 傅斯瑶 记者程呈)

编辑:聂琪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