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普法深耕法治“责任田”
“八五”普法以来 我省人社部门推动法治宣传与依法行政深度融合显成效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 | 日期: 2025年08月26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六月骄阳似火,南昌欣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厂区内,以“安全守护 共筑幸福梦”为主题的工伤预防宣传活动在这里举行。活动现场,专家们以接地气的讲解,让工伤预防知识真正“活”起来。

“大学生就业与劳动保障权益维护”公开课
这仅是我省人社系统开展普法宣传的一个生动缩影。“八五”普法以来,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与人社领域依法行政深度融合,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后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做经验介绍和交流发言。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普法实践,让人社政策法规走进千家万户,为全省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
筑牢思想根基,夯实法治基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每个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法律知识学习。每年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活动,连续5年邀请江西省“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师资库成员授课,解读习近平法治思想重大意义和核心要义,推动运用法治力量保障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制定出台《江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制定年度学法安排,将重点法律法规列入各基层党支部理论学习内容,推行“每月学一法”制度。
加强法治人社建设,离不开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工作队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厅615人次处级以上干部参加全省领导干部网上法律知识学习考试,达标率100%。每年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法律知识考试,确保全厅干部职工每年参加至少一次法律知识考试。举办全省人社法治建设培训班,对县(市、区)分管法治工作的局领导和科室负责人进行培训。通过线上学习、现场讲座、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培训,确保每名执法人员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公共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任务,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和业务水平。省、市、县三级劳动保障监察员培训实现全覆盖,培训通过率100%。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普法宣传工作与常态化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有机结合,先后2次组织参加全国人社系统法治知识竞赛,发动全省人社系统干部职工和社会公众参与人社法律法规知识答题超10万人次。
推动法治宣传“常态化”
高位统筹强谋划。在“八五”普法启动的关键之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江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等纲领性文件,为法治人社建设指明方向。同时,成立以厅党组书记、厅长挂帅的普法领导小组,将普法工作纳入“十四五”人社事业发展规划总体布局,从顶层设计层面为法治建设筑牢根基。厅主要领导多次主持专题会议,聚焦法治宣传教育和“谁执法谁普法”工作,精心研究、周密部署。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每年定期推进厅全面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达中央和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会议精神,研究解决法治建设和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重大问题,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调度,年终有总结。
在具体工作推进上,每年制定年度法治人社建设工作要点和普法责任清单,细化共性法律法规和人社专业法规普及任务,在“宪法宣传周”“人社政策宣传月”等重要节点开展专题普法活动。通过建立日常宣传机制,推动法治宣传从“阶段性”向“常态化”转变,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升级。
为强化责任落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普法与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纳入设区市综合考核社会保障考核指标、厅本级各处室单位年度考核以及正处级领导干部个人年度述职内容,形成上下联动、层层传导的责任链条。
人才政策法规融入“开学第一课”
“试用期满,单位突然反悔不予录用怎么办?”“签了三方协议,入职后还要不要签订劳动合同?”“在求职中可能会碰到哪些陷阱?”“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024年5月24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负责人走进江西师范大学,讲授了一堂“大学生就业与劳动保障权益维护”公开课,为广大毕业生解答求职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学校师生纷纷表示,该项活动对于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很大帮助。
针对大学生初入职场可能面临的困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普法阵地前移至大学校园,在全省高校和职业院校开展了108场“劳动法治进高校·权益维护有保障”政策宣讲系列活动,吸引了48958名高校学生参加,发放各类资料32705册,帮助毕业生迈好职场第一步。
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摇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紧扣技能人才成长需求,在技工院校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将技能人才政策法规融入第一课教学,近两年“开学第一课”活动吸引了技工院校师生70万余人次在线收看,进一步增强了技能人才政策的吸引力和普及力。
随着新就业形态的蓬勃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聚焦这一群体的需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水平十条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为了让好政策直达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100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法治宣传活动,将《通知》的核心内容提炼成通俗易懂的问答手册,面对面为他们解读关键权益点。
聚焦企业合规用工需求,我省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和谐劳动关系进万企”专项活动,深入企业、工业园区、平台企业开展现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讲培训,提升企业合规用工意识,全年开展宣讲培训454场次,参加培训4.82万人,覆盖企业1.05万余家。
将普法讲座搬到网络
“补充工伤保险一个月多少钱”“我是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补充工伤保险吗”……2025年3月12日,新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补充工伤保险办法政策解读直播活动。直播间内,面对网友们提出的问题,“主播”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案例,深入浅出解读政策、答疑解惑。网友们积极参与互动,纷纷点赞。
这场直播活动,正是我省人社部门积极拓宽普法渠道,将普法讲座搬到网络上,让“看得见”的法治形式真正内化于心的生动写照。
民生之事,枝叶关情,社保工作更是与千家万户紧密相连。为了让社保政策深入人心,我省组织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社保服务“百千万行动”、社保服务春暖行动、入企连心活动等,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社保政策宣传,工作人员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等讲解社保政策、了解群众需求、收集问题做好服务,讲好惠民故事。

“招聘+普法”模式获点赞
除了社保政策宣传,人社部门在就业普法方面也下足了功夫。签合同要注意哪些事项?试用期最长能定多久……2025年2月15日,在南昌市“春风行动”综合大型招聘会现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邀请公益律师和普法志愿者为求职者普法。“这种‘招聘+普法’的模式既可帮我们找到‘饭碗’,还可帮我们端稳‘饭碗’,值得点赞!”活动现场,求职者李女士感慨道。
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大型招聘活动现场,同步设立法治咨询台,大力宣传就业创业法律法规政策,为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解答疑问,推动普法宣传融入公共就业服务全过程。据统计,依托全省“5+2就业之家”平台,累计开展各类普法活动2.6万场次,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登记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和10.9万余家企业宣传人社政策法律法规,普法宣传覆盖268万人次。
通过多元化的线上线下宣传方式,我省人社部门正全力推动政策法规变得触手可及,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文/图 记者方维芳)
编辑:聂琪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