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文字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 | 日期: 2025年08月22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李伟明 (瑞金市纪委)
近期,我在赣州文化馆参加了一个特殊的读书分享会。读书分享会的主角,是一位叫唐茂祥的老先生,大多数人此前未曾听过他的名字,但他在写作上的精神,却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早在25年前,他就不幸患了鼻咽癌。在会场,他的鼻腔还插着管子,只能以纸笔与大家交流。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老人陆续写下了三部长篇小说逾百万字,其中最新的一部《大河上下》,便是在病床上写就。
一位70多岁的老人动笔写长篇作品,已够让人惊奇,而唐茂祥先生这种身体状况,能达到如此可观的写作量,就更让人惊叹了。老人写下的这些文字,也正说明了其对文学的真爱。在他身上,我真真切切看到了文字汇聚成一股神奇力量。
分享会上,我看到了文学是许多人潜伏在心底的追求。就像武侠小说中常有名不见经传的高人突然现身,文学领域也不乏这种情景——民间从来不乏写作高手。有的人,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一旦埋藏在心里的那颗种子被激活,就一发不可收,写作的能量甚至超过许多专业作家。这么多年来,时常听说某个地方突然冒出一个功力不浅的写作者,有年轻的,也有年纪大的。唐茂祥先生就是这种情况,他本非文坛中人,一辈子干的工作也和文学毫无关系。曾有一位长篇小说作者——后来成了我的朋友,也是从市属企业领导岗位退下后,捡起年轻时的梦想,写起了小说,收获了不错的反响……而更多的人,则可能只是有这种想法,或者也写了一些东西,但未必有机会呈现给外人。我就常听人说,想把某件事情写下来,给后人留下一点东西。有这么多默默无闻的追求者,也是文学之幸。
写作可以成为一个人的支柱。唐茂祥先生战胜了病魔的挑战,拿出了沉甸甸的成果,靠的就是精神上的力量。长篇小说耗时耗力,一般的写手不敢轻易尝试,而他已悄然完成了三部,如果不是强大的精神力量,谁敢干这种高难度的事?这种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一旦迸发,威力无穷。人就怕失去兴趣,失去追求,失去激情,在困境中让精神世界垮塌下来。人生面对的坎坷也许是无常的,但如果有坚毅的精神作支撑,便能将一切不利因素皆付作笑谈。
文字铸就了写作者的灵魂,传递着他们的体温。好作品能够经受起时间的检验,让它承载的内涵流传久远。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写作者应当善待自己的文字,它是甘苦的历程,是思考的印记,是存在的证明。
编辑:聂琪
校对:王小明
复审: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