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引领 消防主导 全民共治
鹰潭市凝聚合力共筑社区“防火墙”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 | 日期: 2025年08月21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宣传现场
7月25日凌晨,鹰潭市月湖区交通街道百佳城社区某便利店突发火情,店主周建国迅速运用在培训班所学的知识扑灭初期火灾。
周建国的沉着应对,正是鹰潭市创新消防安全治理的生动写照。今年入夏以来,鹰潭市通过“政府引领+消防主导+全民共治”模式,已培训7万名像周建国这样的社区消防力量,构建起立体化火灾防控体系。
政府引领织密责任网
“夏季用电高峰叠加高温天气,住宅火灾风险必须从源头遏制!”6月21日,鹰潭市消防安全专题会议上的紧迫感迅速转化为行动力——鹰潭市委、市政府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纳入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并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由鹰潭市消防救援支队牵头成立6个督导组,对全市544个住宅小区开展“地毯式”摸排。
为筑牢社区防火的“第一道防线”,鹰潭市建立了“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推动将占堵消防“生命通道”纳入基层网格员排查和创建办督导内容。
在鹰潭市月湖区梅园街道,驻点专职消防员胡忠仁发现某小区存在电缆井堆放杂物的“顽疾”。他当场拍照并上传至“12345”平台,系统生成“隐患整改通知书”推送至相关街道和物业公司。“过去,这类问题平均处置时间要5天。现在,48小时内必须反馈,通过‘两个清单’明确责任方和整改时限。”胡忠仁介绍。截至目前,该市已整改私拉乱接电线、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隐患2300余处。
针对电动自行车管理难题,鹰潭市创新推出“一区一策”共建模式。在贵溪市雄石街道挂榜山社区,由政府出资、物业公司提供场地、第三方负责运营的集中充电棚投入使用,扫码充电、自动断电的功能让居民直呼更省心了。
企业联动筑牢“防火墙”
“预备——开始!”日前,鹰潭市微型消防站比武竞赛活动火热开赛。来自辖区的12支微型消防站共72名物业代表队员同台竞技,上演了一场速度与协作的精彩对决。竞赛围绕微型消防站处置初期火灾“打早灭小”目标,重在检验微型消防站队员消防基本技能实操实训的掌握情况。
科技赋能成为物业管理的亮点。“滴滴滴——”7月10日,在鹰潭市余江区状元公馆小区,一名业主推着电动自行车刚进入电梯内,车阻系统立即发出警报并停运电梯。这套“黑科技”正是该小区物业公司联合消防维保企业安装的禁入系统,全市已推广1400余台。“系统上线后,有效杜绝了电动自行车入梯现象。”该小区物业公司经理王芳翻开巡查记录本,上面详细登记着每日消防设施检查情况。
在鹰潭,像王芳这样的物业安全员已成为社区防火“前哨”。各小区普遍建立“三查”机制:保安每小时巡更打卡、维保企业每周专业检查、社区每月联合督查。鹰潭高新区一小区因消防管网水压不足被处罚后,该小区物业公司迅速投入资金整改,还增设了智能水位监测装置。“消防安全就是企业生命线,这笔钱不能省!”该物业公司负责人坦言。
如何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鹰潭市各小区将“业主活动日”变成“安全科普日”。在鹰潭市月湖区交通街道,社区消防志愿者用油锅起火实验演示“盖锅盖”的正确姿势,孩子们在VR体验中学习火场逃生。“三清三关”顺口溜被印成卡通贴纸,贴在住户门后:“清走道、清阳台、清厨房,关电源、关气源、关火源”——简单的口诀藏着防火的智慧。
网格员争当“安全明白人”
“过去,街道消防工作靠消防员‘跑断腿’。现在,每个网格都有明确的责任人,隐患整改‘开了倍速’。”鹰潭信江新区幸福社区驻点消防员桂肖韩说。该社区划分了11个基层网格,给每个网格配备“政府专职消防员+网格员+楼栋长”治理力量,开展每日巡查、每周研判、每月复查。政府专职消防员聚焦重点场所排查隐患,网格员走进居民楼院开展日常巡查,楼栋长化身安全宣传员引导居民开展自查自纠,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巡查式宣传4170次。
为提升基层队伍专业能力,鹰潭市消防救援支队成立了7个“火焰蓝”授课团队,开展“理论授课+现场实操”培训184次,全力推动网格员从“消防门外汉”成长为“安全明白人”。
在鹰潭市月湖区百佳城社区,一支由社区工作人员、居民自发组成的消防志愿者服务队格外活跃。每周四,该服务队队长王志聪都会带着队员敲门入户开展宣传工作。“出门拿快递时一定要记得关燃气灶,烧干锅可危险了。”他一边检查燃气软管一边叮嘱居民李阿姨。李阿姨笑着说:“有他们在,我们这个社区就像请了个‘消防管家’。”
在鹰潭,安全文化正以更鲜活的形式扎根。消防主题广场的互动装置前,孩子们争相体验灭火游戏;社区微信群每日“点对点”推送“消防晨报”,曝光身边隐患。“只有让每个人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安全防线才能更牢固。”鹰潭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黎明说。
(文/图 杨洋 首席记者胡榕)
编辑:聂琪
校对:王小明
复审: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