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育人 扶志助飞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专业内涵建设促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来源:      |    日期:  2025年08月08日     |    制作:  万小玲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今年3月,学院携手企业举办“警用无人机现场工程师学院”揭牌仪式(图/受访单位提供)

       今年6月,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首批毕业生迎来“开门红”,其高质量就业为学院专业建设诠释了新的注脚。
       近几年,学院凸显“警”字特色布局未来,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整合资源,调整优化专业结构。2022年,学院精准摸排市场需求,瞄准警用无人机应用领域,在全国警察类院校中首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学院通过增强专业内涵建设,促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人才培养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今年3月,在我省第二批省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授牌暨集中签约仪式上,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携手江西耐雀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省级无人机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正式授牌,标志着学院在产教融合及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作为一个仅开设了三年的专业,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在学院23个专业中,算得上是“新面孔”。2022年,乘着低空经济高速发展的“东风”,学院顺势而为,在省内率先开设警用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并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高水平院校成立“全国无人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着力培养警用无人机技术专业优质人才。
       2024年,学院敏锐地洞察到社会对应急救援人才的渴求。经调研论证,学院增设应急救援技术专业。“作为一所以‘法、警’为特色的职业院校,我们可以顺畅地与相关行业进行对接,同时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实现快速转型。”学院警察系副主任周煜川表示,学院专门邀请相关行(企)业专家“坐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学院教师共同研究课程体系设置等内容,以保障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匹配。
       在学院教务处处长刘发生看来,专业建设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和产业需求,一头连着校内教学、师资等资源储备。“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每年进行动态调整,课程怎么设计、讲授什么内容,都会及时与行业、企业沟通。”学院设置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增设专业须经过全方位调研。
       近年来,学院大力推动“专业围着需求转”,立足“法、警”鲜明优势,持续深化校所、校局及校企合作,携手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把岗位需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专业与行(产)业、课程内容与行(产)业标准、教学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多措并举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年前,一名赣州学生选择就读警用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彼时,他选择这门专业的初衷,是为了将无人机技术应用至家乡的脐橙种植中。在学习过程中,他辗转多个实习岗位锻炼,干过维修的工作,也广泛“解锁”了无人机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最终在不断“试错”中找准就业定位。今年毕业时,他考取了教员证,满心欢喜地投身教培领域。
       学生满意就业的背后,凝聚着学院上下的努力。为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学院不定期邀请校所、校企合作单位的专家来校举办讲座,为学生、企业搭建沟通桥梁,提前让学生了解与适应就业需求,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同时,学院各系部持续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例如在学生正式实习前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学生实习意愿,再将学生输送至相关单位实习。
       “经过与企业深入沟通,目前实习学生是先轮岗、再选岗、后定岗,以引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纠正认知、找准定位,有的放矢地精进专业技能。”周煜川解释。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87.03%,用人单位普遍对毕业生素养能力表示满意。
       眼下,学院正紧密对接行业产业发展需求,推进新一轮专业群建设和现场工程师学院建设。副院长赵维科表示,学院持续整合资源、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其目的只有一个:“帮助学生掌握相对通用的实操能力,培养具备较强职业素养、专业技能扎实、综合素质能力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择业竞争力,促进学院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杨悦 戴坤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