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发力跑出营商环境“加速度”

新余市高新生态环境局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生态动能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     |    日期:  2025年08月06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开展服务企业接待日活动

构建全流程、高效能项目服务体系;搭建服务企业“连心桥”;探索“柔性执法+智慧监管”新模式……近年来,新余市高新生态环境局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导向,锚定“放管服”改革关键点,通过创新措施、优化服务、强化监管等方式,多维发力跑出营商环境“加速度”,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生态动能。

构建全流程、高效能服务体系

优化服务,以赋能绿色发展。为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且具有可预期性的营商环境,长期以来,新余市高新生态环境局主动靠前服务,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致力于构建全流程、高效能的项目服务体系,为项目落地提供坚实有力保障。

据了解,该局建立并完善项目预审长效机制,筑牢项目准入的“第一道”防线。针对新余市高新生态环境局引进的各类项目,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合规性与环保性预审,科学评估项目的环境影响,及时提出专业化、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从源头上严格把控项目准入,并对重大项目实时跟进环评文件编制进度和审批流程。

与此同时,新余市高新生态环境局积极打造高效审批的“绿色通道”,深入落实《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深化环境影响评价领域“放管服”改革12条措施》《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快改革措施落地 推进环评提质降费增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全面推行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制度,采用容缺后补等创新方式,大幅缩短审批时间。2025年,该局已高效完成35个项目的环评审批。此外,该局还积极承接市级环评审批权限,顺利完成4个重大环评报告书项目的审批。

搭建服务企业“连心桥”

“如何以较低成本达成节能降耗目标?”“怎样在废气治理达标与经济效益之间实现平衡?”6月5日,一场以“美丽中国我先行”为主题的生态环境宣传活动在华腾地毯有限公司开展。在环保咨询专区,工作人员围绕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等领域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为企业员工提供一对一讲解服务。

“通过此种方式,能够迅速明确企业面临的困难,了解其实际需求,便于我们精准施策,为企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据新余市高新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每年的特定时间节点,该局都会主动作为,开展上门宣传活动,进行“点对点”帮扶,并面对面为企业提供、业务指导以及政策解读服务。

上门帮扶是新余市高新生态环境局向“服务型”转变的典型体现。据了解,近年来,该局突破传统的“监管—被监管”单向模式,通过主动服务、精准指导以及政策协同等举措,积极搭建服务“连心桥”,构建常态化的政企对话渠道,助力企业解决环保难题,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针对企业在生态环境领域的急难愁盼,新余市高新生态环境局还常态化开展“服务企业接待日”活动,借助集中座谈、个别访谈等形式,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企业制定环保治理“药方”。

据悉,2025年以来,该局已为5家企业精准解读环保政策,助力40余家企业完成生态环境问题的排查与整改。

探索“柔性执法+智慧监管”模式

既要坚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又要为企业发展营造更为优良的环境。近年来,新余市高新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柔性执法+智慧监管”新模式,秉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借助制度创新与技术应用,积极推行涉企执法检查“扫码入企”制度,目前已开展219家企业赋码。

“既坚守生态底线,又减轻企业负担。”在日常执法过程中,该局推行“辅导—整改—执法”的工作流程,主动指导企业规范运行污染防治设施,明确环保主体责任与合规要求,从源头上助力企业识别并降低违法风险。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该局严格落实《生态环境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对于企业首次发生、情节轻微、能及时纠正且未造成环境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坚持“首违不罚、先教后罚”的原则,通过批评教育、指导约谈等方式促使企业自觉改正。

同时,该局施行“公开道歉承诺从轻处罚”制度,对于非主观故意违法、积极整改并公开道歉承诺的企业,依法依规从轻或减轻处罚,既维护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又彰显执法的人文关怀,达成“教育与惩戒”的双重效果。

为提高执法的精准度与效率,该局还持续完善“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机制,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统筹日常监管与专项执法任务,大力推广在线自动监控、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对重点排污单位、重点区域开展非现场监管,实时掌握企业排污状况,精准锁定环境违法线索,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

(文/图 彭宇翔 胡宇宸)

编辑:聂琪

校对:王小明

复审:吴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