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迷途少女”到“美妆学徒”
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助力涉案未成年人回归正途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 | 日期: 2025年08月05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上法治课
盛夏时节,在南昌市西湖区某美甲店内,18岁的田田(化名)专注地为客人描绘渐变甲面。“等我学成了先把你们变得更漂亮,不收钱。”她俏皮的话语,让前来回访的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忍俊不禁。谁能想到,两年前这个因盗窃被附条件不起诉的少女,如今已变身为“美妆学徒”。
妙龄少女误入歧途
2023年冬天,刚满16周岁的田田本该在校园里追逐梦想,却走上了盗窃的歧途。
为深入了解田田的犯罪原因,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联合社工开展社会调查。原来,田田父亲常年在外工作,与她联系较少,母亲肩负养育子女的重任,希望她更懂事、能主动分担家务事。但是母女沟通不畅,田田认为母亲不关心自己,逐渐沉迷于网络,产生厌学心理,经常逃课、夜不归宿。母亲对她这些不良行为缺乏有效管教,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
此外,田田还在外结识了一群有不良习性的“朋友”。在明知“朋友”有打架、盗窃等恶习的情况下,受到“认同”的田田仍不愿脱离。在“朋友”提出拉车门盗窃时,她错误地认为自己在一旁望风就不算参与。
联合帮教促回归
为了帮助田田走出困境,检察机关综合考量案件事实及田田的认罪悔罪态度、积极赔偿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等情节,依法对田田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设置八个月的考验期。
为更好地矫治田田的行为偏差、心理认知偏差,阻断外界诱惑和干扰,在考验期内,检察机关建立“检察官+专门学校教师+司法社工”帮教小组,针对她交友不慎、缺乏职业规划等问题,组织其参加“人际互动”“勇于表达”等主题帮教活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引导她主动远离有不良行为的同伴。
针对田田与母亲的关系问题,承办检察官联合司法社工分别与母女俩进行深入交流,引导田田与母亲和解,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让田田母亲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学会耐心倾听,多关注田田的情感需求,少一些批评指责。
此外,检察机关还督促田田父亲利用家庭教育指导云平台加强互动。经过8个月的持续跟踪指导,田田和家人的关系逐渐改善,田田感受到家人的关心,主动向母亲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母亲也会给予理解和支持。
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满后,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田田作出不起诉决定。但帮教的故事,并没结束。检察机关联合司法社工专门为田田上了一堂职业规划课,围绕“我能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三方面,深入挖掘田田的兴趣爱好。在大家的帮助下,田田发现自己喜欢研究美容美发且擅长绘画。
就在不久前,田田报名参加了由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组织的法治教育活动。在现场,田田介绍了自己的新工作。原来,田田通过求职,顺利地找到了美甲店的学徒工作。田田调皮地说:“等我学成了先把你们变得更漂亮,不收钱。”
“检校家社”协同育人
未检工作是一项“向阳而生”的事业。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的理念,针对涉案未成年人家庭建立全周期帮扶流程:事前,检察官联合司法社工开展家庭走访,重点评估监护缺失、教育方式不当等突出问题;事中,检察官牵头组建社工、专业咨询师及巾帼志愿者团队,实行“一案一策”精准干预,制定涵盖亲职教育、职业规划等内容的个性化指导方案;事后,定期跟踪回访,对效果未达到预期的家庭进行一对一指导。同时,联合司法社工开发家庭教育指导活动菜单,设计角色互换扮演、非暴力沟通桌游、合作做非遗手工等12项特色活动,提供覆盖不同需求的个性化指导服务,精准破解亲子信任危机、沟通障碍、陪伴缺失等典型问题。
该院深化源头预防实践,推动“检校家社”协同育人。目前,辖区内30所学校已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今年上半年开展了“法治心育进千校,检爱同行护成长”“携手关爱·共护未来”等法治宣传活动17场次,覆盖师生1900余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该院还与南昌市人民检察院、南昌市妇联、西湖区妇联共同建立南昌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该中心以“法治护航、家校协同、科学引导”为核心理念,旨在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指导服务,帮助未成年人家庭提升教育能力、纠正监护偏差,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据统计,该中心已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法治宣传教育等活动15场次,受到广泛好评。
(文/图 罗苑青 记者刘宇琦)
编辑:聂琪
校对:王小明
复审:吴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