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安全是我的‘军令状’”
鹰潭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月湖大队辅警任小青成为群众认可的“平安哨兵”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 | 日期: 2025年08月04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叮嘱群众安全出行(图/受访者提供)
七月,热浪如灼。当多数人躲在阴凉处避暑时,有一抹“荧光绿”在乡间小道、集市村口穿梭——他,是鹰潭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月湖大队辅警任小青,作为交通宣传员,他用被晒得黝黑的皮肤作“勋章”,用汗水“浇筑”平安路,成为当地群众认可的“平安哨兵”。
用脚步丈量“平安里程”
7月21日,鹰潭市月湖区童家镇某集市菜摊前,菜农老张接过任小青递来的手机——屏幕上播放着“头盔戴与不戴”的交通事故对比视频。任小青蹲下身,分析视频提醒老张:“骑车时,可别忘了戴好头盔。”
这样的场景,是任小青工作的日常。他经常提前1个小时到岗,带上自制的交通安全宣传册和备用3C头盔,顶着高温,骑着警用摩托车,走遍了童家镇的11个行政村、8个集市和30余条背街小巷,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7月以来,任小青累计步行200余公里,鞋底都快磨破了,他却笑着对同事说:“这鞋底磨得值,每一步都是‘平安里程’。”
把安全讲进群众心坎
“头盔是个宝,行车要戴好;酒驾一念差,亲人两行泪。”在童家镇官山村的大槐树下,任小青用方言念着自编的顺口溜,让现场群众笑得合不拢嘴,却把安全知识记在了心里。
“小青用我们的话讲我们的事。比如他说‘三轮车拉人,就像背个定时炸弹’,我们一下子就懂了!”官山村村民孔大爷说。为了更贴近群众,任小青把交通事故编成小故事,用方言讲得生动;把复杂的交通法规简化成“三字经”、顺口溜,让群众更容易接受。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据月湖大队统计,今年入夏以来,任小青开展宣传工作覆盖群众超5000人次,所在片区交通事故同比下降32%,其中涉及老人、农用车的事故减少45%。此外,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主动“找麻烦”——菜农老李骑三轮车来赶集时,会特意绕到任小青所在的宣传点,让他检查头盔是否系紧;村民王奶奶看到孙子骑电动自行车没戴头盔,会板着脸说:“小青讲过,不戴头盔不许出门!”
“群众的安全,就是我的‘军令状’。”任小青的手机里存着200多个村民的电话,谁家的三轮车该年检了,谁骑电动自行车常忘戴头盔,他都门儿清。他说:“我爹也是农民,我知道大家要的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守护。”
小事里藏着大担当
任小青的守护,不仅体现在烈日下的宣传,更在那些顺手的小事里。
2023年7月11日晚,任小青下班回家经过月湖区平安路时,发现一棵大树被狂风刮倒,横在路中央,严重影响过往车辆和行人安全。他立即停车,向旁边的居民借来砍刀,默默地开始清理倒伏的树枝。
“那天风特别大,树倒下来的时候‘轰’的一声,我们都吓坏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平安路社区居民李阿姨仍心有余悸,“但让我们感动的是,有名‘交警’二话不说就冲上去,砍树枝、搬树干,连手被划破了也没停。”经过努力,道路上的树枝清理完毕,待社区工作人员赶到时,道路已恢复畅通。而任小青趁群众没注意,未留下姓名就悄悄离开了。
接下来的几天,平安路社区凭借着几张现场照片,开始多方寻找这名“无名交警”。7月17日下午,平安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带着印有“人民交警为人民 鼎力相助暖人心”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来到任小青所在的单位,对其表示感谢。
“你那天倒是留个名字呀,让我好找!”社区党支部书记“责怪”道。任小青却有些害羞地回答:“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我只是在下班路上顺手做的。”
这件小事,在任小青看来不过是顺手,却在群众心里种下了温暖的种子。正如村民孔师傅所言:“小青走千家,平安靠大家。”这或许是对一名交通宣传员朴实且珍贵的褒奖。
(文/邹嘉 记者闵祥)
编辑:聂琪
校对:王小明
复审:吴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