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门外汉”成“调解专家”
婺源县第三方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潘金喜创新调解方法高效解纷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客户端 | 日期: 2025年07月25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我就相信您,我家的宅基地纠纷还要请您去调解。”7月22日,洪某来到婺源县综治中心金喜调解工作室求助。“你放心,等你侄子回来了,我就去。”听到这样的答复,洪某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这是婺源县司法局二级主任科员、婺源县第三方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潘金喜调解工作的日常,他的工作日志上写满了调解安排。
潘金喜凭借对法律知识的痴迷与不懈钻研,总结出“加减乘除”调解法,近20年来化解矛盾纠纷400余起。潘金喜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获得了众多荣誉,赢得了群众信任和赞誉。

情理法结合化解彩礼纠纷
“这起矛盾比较复杂,我们已经调解了很多次,但对方始终不松口。”潘金喜站起身,拿起桌上的矛盾纠纷情况统计表。他指着统计表对记者说:“上午我们去秋口镇,调解一起彩礼纠纷。”
路上,潘金喜一边走一边向记者介绍这起纠纷:“金额不大,当事人提出的返还金额是2500元,但是比较棘手。男方扬言要报复女方,并且报了警。而女方失联,只能联系到其姐姐……”
介绍完这起纠纷的情况,潘金喜谈起了他的“调解经”:“开展调解工作要搞清楚三个要素:搞清楚当事双方的基本情况;搞清楚纠纷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当事人真实诉求。”
当日10时许,记者跟随潘金喜来到了秋口镇司法所。男方当事人程某已在调解室等候,潘金喜笑着说:“别着急,咱们慢慢说。”
“2022年3月,我和女方开始交往。几个月后,我将她带回家,准备商讨结婚的事情。在我家,我父母分别给了800元红包,此后我也不时转钱给她。没想到,当年中秋节过后,她却说我们不合适,不想结婚。当时,她承诺过年返还3000元,但一直没有兑现。”程某越说越激动。
潘金喜听完程某的诉求后,采取情理法结合的方式开导他。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开导,程某终于想通了:“我想和女方做个了断,能还多少就是多少。”潘金喜团队当即和女方的姐姐取得联系。电话那头,女方的姐姐犹豫片刻后,当场转账300元。看着手机上的转账信息,程某脸上露出了笑容。走出调解室,潘金喜舒了一口气。
从“门外汉”到“调解专家”
潘金喜告诉记者:“我学的是农业专业,机缘巧合进入婺源县司法局工作。”从事司法行政工作30多年来,潘金喜一直痴迷于学习法律知识。他不仅自费购买了大量法律书籍及资料,还在工作间隙自学系统的法学课程,写了10万余字的学法笔记和解纷日记。这让他实现了从法律门外汉到普法专家、解纷高手的华丽转身。他凭借扎实的法律知识功底和丰富的调解经验,化解了400余起疑难复杂纠纷。
2023年9月,婺源县第三方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并入驻婺源县综治中心,潘金喜凭借丰富的调解经验担任主任。这个调解委员会堪称“专家门诊”,办理的大多是“骨头案”“钉子案”和信访积案。
在开展调解工作时,潘金喜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出了“加减乘除”调解法。潘金喜告诉记者:“调解纠纷最重要的是要真诚,只有以最大的诚心与当事人沟通,才能让对方感受到我们是真心实意为其解决问题,对方才会敞开心扉接受调解。”
“全国人民调解能手”、2025年度“新时代赣鄱先锋”、江西省“十佳司法行政干部”、上饶市“最美公务员”……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是对潘金喜的高度肯定,也是他不断前行的动力。(文/图 新法治报·赣法云 实习生杨丽华 记者方维芳)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