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携手走好合作共赢之路
来源: 江西日报 | 日期: 2025年07月18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这是一场让世界了解赣州的对话。
这更是一场编织交流纽带、搭建合作桥梁、携手走好合作共赢之路的对话。
7月16日,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记者组织负责人和媒体代表,开启2025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主题采风活动的南康之旅。赣州市市长李克坚,南康区、龙南市有关负责人和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长忠,与外媒嘉宾围绕经济发展、经贸合作、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化交流等方面,深入交流,共话发展。
“赣州是‘客家摇篮’,是客家先民南迁定居的第一站”“赣州980万人口中95%是客家人,客家文化深入人心”……李克坚对客家文化的介绍,引发了外媒嘉宾的强烈共鸣。他们在享有“世界围屋之都”的龙南市,聆听阳明文化,体验非遗技艺,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欣赏客家舞蹈、学唱客家山歌,身临其境地领略客家人独具特色的生活习俗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千百年来,客家人在这片土地上勤勉劳作,繁衍生息,保留着完整的客家社会形态、地道的客家方言、古老的客家民居、淳朴的客家风气、精湛的客家艺术,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克坚在回答一名外媒嘉宾如何促进不同文化间交流与互鉴的提问时说,赣州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弘扬客家文化,同时不断加强交流互鉴,组织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等团队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展演,承办了两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向世界展示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赣州国际陆港,开行中欧(亚)班列超1600列,线路覆盖中亚、南亚及欧洲20多个国家100多个城市,赣州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让外媒嘉宾惊叹不已。
“开放包容是客家的文化基因,也是赣州的鲜明标识。千百年来,客家人走南闯北、漂洋过海,奋斗的足迹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新时代,赣州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国际货物集散地。”李克坚说,随着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赣州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全市多数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稳居全省前列,形成了现代家居、有色金属和新材料、电子信息、纺织服装4个千亿产业集群。
在回答纳米比亚记者关于赣州国际陆港建设发展问题时,南康区有关负责人说,赣州国际陆港是中国第八个内陆对外开放口岸,它的建设运营,促进赣州融入了共建“一带一路”。2021年1月获批国际港口代码。获批了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开通了5条铁海联运线路,实现内陆与沿海“同价起运、同价到港、同等效率”。
无论是龙南人民多彩多姿的生活,还是南康低空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机勃发的家具产业,赣州日新月异的变化,引起了斯里兰卡记者对赣州如何发展经济的极大关注。
李克坚说,赣州始终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国际产能合作,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扩大先进制造、现代服务、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投资。
“在赣州,我们听到了古代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经济与文化、科技与人文、社会与自然的文明对话五重奏,对话的终极指向就是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郑长忠说。
思想在碰撞中闪现火花,共识在交流中汇聚成河。大家纷纷表示,要充分利用这次机会,深入开展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对话合作,让文明成果更好造福人民。(全媒体记者 刘美春)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