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黄家湖立交桥下频现臭味
城管部门:已新增污水临时处理设施,水质完全恢复还需半个月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客户端 | 日期: 2025年07月18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南昌市黄家湖立交桥横跨于新丰河前池之上,连通新建区、经开区、红谷滩区。在车辆川流不息的桥面之下,池水原本清澈见底,然而附近居民发现,近期池面总会泛黑并伴随一阵恶臭,一旦起风,往来市民纷纷掩鼻通行。
池中异味来自附近的污水处理管道,记者从红谷滩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了解到,近一个月内发生的多次路面局部损坏,影响了泵房正常运作,导致部分污水汇入池水。7月16日,记者采访得知,为恢复新丰河前池水质,目前红谷滩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在立交桥下新设置了数台污水处理设备,水质完全恢复预计还需半个月时间。


立交桥下频现臭味
最近高温天气,傍晚时分,很多市民会选择出门散步。然而令红谷滩区莱蒙都会小区居民熊女士觉得颇煞风景的是,家门口的黄家湖立交桥下又开始散发阵阵恶臭。
“门口的樱花园本来是附近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现在只要下雨后刮风,靠近立交桥那一段都能闻到臭水味道,散步时避都避不开。”熊女士告诉记者,大约从今年3月份开始,黄家湖立交桥下的水质出现了泛黑恶化。“黄家湖立交桥连接三个区,周围不仅有多个居民区,还有两家医院和一所学校,异味刺鼻迟迟不解决,给大家都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有时开车路过都不得不关上车窗玻璃。”
6月13日下午,雨过天晴,记者沿碟子湖大道一路向北,逐渐靠近熊女士所反映的异味来源,站在雅苑路口,已能隐约闻到一些腐臭的味道。行至贴近黄家湖立交桥底的新丰河前池水前,异味重到不得不掩鼻通行。
记者注意到,尽管池中央有淋喷装置不断喷出清水,但池面整体还是呈现墨绿色的浑浊状态。在池水边缘,大量漂浮物堆积,包括腐烂的树叶瓜果、塑料和其他不可辨认的发黑腐烂物等。这些覆盖于水面的腐烂物上长出了绿植,饮料瓶、纸巾等一些新飘落的垃圾则稳稳“落”在覆盖物形成的“新大陆”上。
在池水南侧,靠近樱花园的水体似乎受到的污染更严重。在小桔充电站处附近可以看到,水体已经完全变成了墨色,米黄色的不明油脂状物覆盖了水面,还有一些墨绿色的腐烂物漂浮其中,味道同样十分刺鼻。
这并非新丰河前池首次受到污染,据熊女士回忆,大约在2023年年底,池水也散发出浓浓的恶臭,彼时附近一处路面发生局部损坏,导致污水管溢流,不久后问题得到了修复。今年年初,芳华路智能分流井又发生故障导致溢流,故障修复后,异味消失了一段时间,又断断续续持续到了现在。随后,记者向红谷滩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反映了上述情况。
路面损坏致污水溢流
此次污染是否又与污水管道溢流有关?6月20日,记者从红谷滩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得到回复,当时红谷滩区内又发生了三次路面局部损坏,确实影响到了污水正常排放。
据该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5月份,春晖路泵房附近发生了一处路面局部损坏,影响了新建区和经开区的污水沿管道正常流向城北污水处理厂。之后的抢修工作持续了一个星期,由于施工需要使用气囊堵住上游水道,才导致部分污水汇入新丰河前池。按原计划,水体恢复工作也应陆续启动。
意外的是,春晖路泵房修理完毕只隔了四五天,珠江路再次发生路面局部损坏。紧急抢修过程中不得不再次采用气囊封堵上游水道。“尽管我们采取了夜间施工降低影响,还是有部分污水夜晚溢流到新丰河前池中。”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然而珠江路的问题刚处理完毕,6月会展路又发生了较多路面局部损坏,抢修工程不得不再次启动。几次问题叠加,污水得不到及时处理,新丰河前池的水质也随之恶化。
6月20日在新丰河前池前,记者见到两位戴口罩的黄马甲工作人员正在清捞水面垃圾。据城管局工作人员介绍,在南昌市生态环境局的协助下,池水的水质恢复工作已经启动,目前在新丰和前池中已安装两台新型碳电光催化水生态修复装置,用于增氧与净化黑臭水体,再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净化,池水可达到4类水标准。
7月16日上午晴天,记者再次前往新丰河前池,此时池面垃圾已被完全清扫,黑色水体也已大部分消失,仅剩池边近处尚能闻到少许异味。记者从红谷滩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了解到,7月强降雨后,春晖路泵房附近发生了二次路面局部损毁,再次影响了池水恢复,目前城管局在该水域又新增了3台金达莱污水临时处理设施,水质完全恢复可能还需半个月时间。(文/图 新法治报·赣法云 王政 记者吴强)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