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被困车内 消防员破窗救人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客户端     |    日期:  2025年07月17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快,直接砸!”7月5日,奉新县气温高达36℃,一名一岁多的幼童被困车内,奉新县长乐大道消防救援站消防员葛露文的喊声带着不容置疑的果断,队友邱焱用手中的破拆工具精准发力,车窗玻璃应声碎裂。体型相对瘦小的葛露文从破拆口钻进车内,将小脸涨得通红的幼童救出。

从破窗到救出孩子,消防员只用了20秒钟。他们深知,高温环境下,孩子被困在车内十分危险,救援时须分秒必争。

研究破窗技术

破窗救人是“必修课”

“当时车里的温度接近60℃,孩子哭得嗓子都哑了,脸蛋红得像熟透的番茄,看着就让人心疼。”葛露文回忆道。

当天,接到报警后,葛露文和邱焱等救援人员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经过现场勘察,他俩同步形成一套清晰的救援方案:用哈里根多功能撬棍对左边后座窗户四个角进行破拆,这个位置离被困在副驾驶室的孩子最远,既能以最快速度开辟救援通道,又能最大程度避免破拆时的碎片溅到孩子。

以前,葛露文遇到过多起1岁至3岁的幼童被困车内的事故,大多是因为幼童模仿家长按了锁车键。“前年,一名妇女下车扔垃圾,将孩子留在车内,车窗开了一条缝。不料,孩子按了锁车键,车窗自动升起锁闭,而钥匙还在车内,孩子出不来。”葛露文告诉记者。

邱焱表示,有些家长认为“只是去便利店买瓶水或取个快递,很快就回来,孩子留在车内没事”。实际上,在夏季烈日的暴晒下,独自留在车内的幼童容易出现脱水、热射病等情况。

“夏天气温本来就高,车子在太阳底下晒一会儿,车内温度就会急剧升高。如果不快速处置,用不了多久就会给儿童造成致命的危险。”葛露文补充道,家长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不能把儿童单独留在车内。

不到20秒,葛露文和邱焱就将幼童从车中救出,这离不开他们平时刻苦训练。

“95后”葛露文从事消防救援工作已经6年。在队站的日常训练中,破拆车窗营救被困群众,是他和队友的“必修课”。

如何在众多点位中选择最安全的破拆点?在不同场景下哪种工具效率最高?如何在紧张的救援过程中安抚被困人员情绪、引导他们采取正确的避险姿势?这些都被一一纳入训练内容。

钻入车内营救

“老带新”配合默契

“00后”邱焱于3年前加入消防救援队时,是葛露文“老带新”计划中的一员。邱焱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密密麻麻地记满了葛露文传授的各种救援技巧和经验心得。“这是常见车型的破窗点位图,一般来说,侧面车窗四个边角处玻璃最薄,也最容易被击碎,而且碎片飞溅的范围相对可控。”邱焱介绍。

“在救援现场,他能从孩子哭声中听出其身体状态,能判断是紧张过度还是出现了不适。”说起葛露文,邱焱眼里满是敬佩。

在朝夕相处的3年里,葛露文和邱焱可谓亦师亦友,是救援现场合拍的搭档。

2024年8月的一天,辖区发生一起货车追尾事故,一名司机受伤后被困在严重变形的驾驶室内,情况十分危急。葛露文和邱焱随队出警,负责破拆营救。由于天气酷热、驾驶室通风不畅,受伤的司机呼吸困难。更棘手的是,车头已完全变形。葛露文在破拆时,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支撑点。

见状,邱焱立马喊道:“用我的肩做支撑!”葛露文当即将邱焱的肩膀作为支点。两人互相配合,很快将被困司机从险境中救出。

“虽然那次救援结束后,我的肩膀被磨破了皮,但我们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了,心贴得更近了。”邱焱笑着说。(文/新法治报·赣法云 李柴薇 李德亮 首席记者胡榕 图/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