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用“虚拟解剖”鉴定死因
江西公安交管部门妥善处理交通事故 当事人赠锦旗致谢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客户端 | 日期: 2025年07月15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7月2日,南昌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东湖大队收到三面锦旗,“感谢人民好警察 扶危解难救助情”等真挚话语,表达了群众对民警的感激之情。
6月8日晚,一报案人称其在6月3日骑电动自行车搭载2岁小孩在苏圃路叠山路口与一辆小轿车发生碰撞。8日晚,小孩在家中睡觉时突然没了呼吸,送医时已无生命体征。
接警后,民警焦赞迅速展开调查。视频显示,3日上午在苏圃路叠山路口,一小轿车与搭载小孩的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小孩从电动自行车上摔下。双方笔录陈述,事发后,监护人未带受伤小孩拍CT,便与司机自行协商赔偿2000元。
由于无法通过尸表检验和文书鉴定确定死因,按照规定需解剖尸体,但小孩的父母情绪激动、极力反对。为确定死因,焦赞与法医沟通后,决定效仿北上广等大城市,采用“虚拟解剖”方法。
虚拟解剖是运用影像学技术获取尸体组织器官的影像学资料,以探测损伤、疾病等形态化变化的技术。检查结果显示,死者存在严重颅脑损伤。法医结合相关报告和视频证据,出具了死者符合因交通事故致严重颅脑损伤死亡的司法鉴定意见。
记者获悉,这是南昌市首次在交通事故中运用虚拟解剖进行死因鉴定,既充分尊重了家属意愿、保全了遗体完整,又精准明确了死因,让规范执法与人文关怀实现了统一。
最终,在民警和人民调解员的耐心协调下,三方当事人达成民事赔偿协议。(傅云帆 记者成锦霖)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