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笼换鸟”激活闲置资源
全南县人民法院巧破3.7万平方米工业用地执行困局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客户端 | 日期: 2025年07月15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近日,随着新入驻公司的正式投产,全南县工业园区内一片因企业经营不善而闲置近两年的3.7万平方米工业用地,终于在全南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全南法院)的“司法巧手”下,重新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声。
3.7万平方米用地闲置
江西晶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晶阳光电”)是全南县于2019年重点引进的电子信息企业,主营的触控玻璃盖板曾是智能平板、车载屏幕的核心配件,市场前景一度被看好。然而,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该企业资金链逐渐吃紧,生产线被迫停工。
企业停摆带来的连锁反应迅速显现,180万元租金拖欠、3.7万平方米工业用地长期闲置。更棘手的是,厂房内203台设备因未结清分期款被厂家远程锁定,其中8台大型设备因设备型号复杂、存放混乱等原因,评估机构直言“短期内无法给出合理估价”,这让法院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工业用地是稀缺资源,每平方米都承载着发展希望。晶阳光电的厂房占着园区核心地块却毫无产出,新企业进不来,老企业扩不了。
府院联动腾出厂房
面对这一“执行难”与“发展痛”交织的困局,2024年,全南县人民政府与全南法院决定“腾笼换鸟”。
在县政府的牵头下,全南法院联合商务、人社等部门,多次组织工业园区企业、晶阳光电法定代表人协商。
“走访中,大家有个共同诉求,就是既要依法保障园区企业合法权益,也要为闲置资源找到‘新主人’。”全南法院副院长钟文化介绍。
面对设备数量庞大、无登记造册、存放混乱等难题,全南法院制定了“两步走”执行方案。先进行设备普查,再将设备搬出厂房。最终,400余台设备、2吨原材料全部安全转移至园区指定的暂存仓库。至此,“旧笼”彻底腾空。
精心筑巢引凤来
腾出“旧笼”不是终点,引来“新凤”才是关键。今年5月,全南县通过精准招商,成功引入某科技公司。该企业业务主要涉及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网络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领域,具备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潜力。
随着新企业的正式入驻,厂房改造、购买设备、招聘工人、接收订单正同步推进,目前,该企业已经成功招募技术工人20多名,接收订单金额超过7000万元。
从“闲置”到“焕新”,这不仅是一次执行案件的妥善解决,更是司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目前,全南法院正持续跟进该案后续事宜,确保“腾得出、稳得住、发展好”,以司法之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护航。(邓集琼 肖杰 记者江国稳)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