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互撞”两年伪造事故百余起
租车行汽修厂联手骗保200余万元 37名涉案人员被赣州警方抓获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客户端 | 日期: 2025年07月11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二手高档汽车,各类保险齐全,频发交通事故,涉及保费高昂,背后有着怎样的玄机?7月9日,赣州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披露了一起特大保险诈骗案。一个以二手高档汽车为“道具”、以故意制造交通事故为手段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记者了解到,自2022年以来,该团伙通过开车互撞、人为泡水等方式伪造交通事故100余起,伙同汽修公司骗取15家保险公司理赔款200余万元,最终被警方捣毁。

二手豪车接连发生事故
2024年6月,赣州开发区某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在处理一起交通事故时发现了异常现象,近两年来,一辆高档汽车多次因发生事故报案理赔,且“碰撞对象”几乎都是几辆固定的二手豪车——宝马、奥迪、玛莎拉蒂等,这些车保费高昂,事故记录高度重叠。该工作人员遂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同一批车多次在同一区域出事,且驾驶员具有共性,这显然不符合常理。”办案民警初步核实认定,事故车辆当事人极有可能存在骗保行为。赣州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经侦大队立即展开调查,并组织民警走访辖区多家保险公司。
民警走访过程中,多家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告知,其公司承保的一些高档汽车多次发生交通事故后报保险理赔,存在人为骗保嫌疑。7月9日,该分局民警罗睿贤告诉记者,他和同事侦查发现,这些有骗保嫌疑的事故车辆多数为二手高档汽车,且购买的保险种类非常齐全,投保金额高昂。
“大多数是宝马、奥迪、玛莎拉蒂等知名品牌汽车,虽然是二手的,但保费都比一般车辆高,出险赔偿也较高。这些车存在很多交叉碰撞的情况,有严重的伪造事故嫌疑。”罗睿贤说。核实当事人、事故车辆及相关保险公司的信息后,该大队立案侦查。
警方对涉案车辆展开溯源调查发现,这些豪车登记车主虽各不相同,但实际使用人指向同一人——赣州某汽车租赁公司实际控制人刘某林,车辆维修记录均来源于同一家汽修厂——位于章贡区的某汽修公司,经营者是伍某标、刘某夫妇。
抓获37名涉案人员
“这绝非偶然。”罗睿贤与同事随即排查赣州市城区及周边的保险公司。办案民警发现,自2022年以来,与涉案车辆、汽修公司关联的交通事故多达100余起,涉及15家保险公司、30余人,事故地点遍布赣州市章贡区等5个县(市、区)。
“我们调查发现,这些事故每次都发生在无公共视频的非路口路段。涉事驾驶员法律上无关联,单起事故看似无异常,但串联后便能发现其中的破绽。”办案民警介绍。
罗睿贤告诉记者,该团伙作案时间随机,选择不同保险公司理赔。该团伙成员自行采购零部件维修,以批发价完成修复,单次利润虽然有限,但是通过高频次作案、积少成多,累计非法获得的利益较大。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张分工明确的犯罪网络逐渐浮出水面。2024年11月28日,赣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统一调度,联合章贡、南康、赣县、于都等地警方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共抓获涉案人员37名,对其中12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经办案民警教育劝导,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了相关违法犯罪事实:做车辆租赁生意的刘某林,长期在伍某标、刘某夫妇经营的汽修公司维修、保养车辆。
高档二手车维修保养成本高昂,为节省开支、非法牟利,刘某林与刘某合谋,约定通过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申报保险理赔的方式骗取保险金,事后双方根据车辆实际维修情况分配赃款。
伪造事故百余起
“刘某林购买的这些二手高档汽车,基本成了互撞骗保的工具。”罗睿贤介绍,2022年10月至案发前,刘某林与伍某标、刘某夫妇伙同曾某发、何某福等人,多次驾驶车辆通过互相碰撞、人为泡水等方式故意制造交通事故100余起,其中已认定为保险诈骗的20余起,涉案金额200余万元。
经查,该犯罪团伙中除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外,还有8名“车手顶包人”,均为涉案公司员工或主要犯罪嫌疑人的亲友。犯罪嫌疑人曾某发供述,他们通常选择无公共视频的偏僻路段,在无目击者的情况下,故意撞击车辆大灯、尾灯、排气管等零部件。这些零部件维修费用较高,能获取更多利益。
该犯罪团伙作案颇具“技巧”,除了开车互撞外,还通过车辆泡水骗保,牟取更大利益。其中一辆某知名品牌车辆碰撞后,保险公司理赔的最高金额达27万余元。
汽车保险的作用在于为汽车在遭遇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时提供经济保障。“汽车保险是社会风险的防护网,而非少数人的‘摇钱树’。”罗睿贤指出,该犯罪团伙利用二手豪车保费高昂的特点,将其异化为“移动提款机”。
警方提醒广大车主,保险诈骗不仅会导致保险公司拒赔,还会留下犯罪记录,对个人征信、贷款、就业等诸多方面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刘某、伍某标、刘某林等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提起公诉,等待法院判决,其余犯罪嫌疑人均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文/新法治报·赣法云 吴青 龚辰欣 记者程呈)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吴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