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法治礼包”为企业解忧
鹰潭市余江区法治赋能营商环境再升级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客户端 | 日期: 2025年06月26日 | 制作: 贾辛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价值500万元的眼镜货物被盗,民警5天破案,人赃并获;小作坊贴牌生产知名品牌眼镜,从收到线索到收网仅用时72小时;府院联动,盘活价值11亿元的限制资产,实现大型房产企业绝境重生……这些贴心服务企业的“法治瞬间”,正是鹰潭市余江区深耕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作为江西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余江区通过司法创新、服务优化、协同共治等举措,构建立体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体系。
2024年,余江区新增经营主体同比增长28%,企业满意度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列,法治红利正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法官在营商环境服务站接受企业法律咨询(图/记者刘俊辰)
斩断侵权产业链
“发现厂里被盗时,我以为春节都过不安稳了。”余江区中童镇某眼镜企业主回忆起那场涉案金额达500万元的盗窃案时,仍心有余悸。
1月29日凌晨,正当人们欢度春节的时刻,一家眼镜加工厂近2万片眼镜片不翼而飞。由于春节放假,这场盗窃案未被人察觉。1月30日凌晨,犯罪嫌疑人再次铤而走险,闯入另一家仪器厂盗走9台光学仪器,价值40余万元。大年初二,企业主回办公室取东西时发现异样,赶紧向警方报案。鹰潭市公安局余江分局第一时间启动快速响应机制,组织精锐警力组成专案组,依托大数据分析、视频追踪等技术手段,抽丝剥茧锁定犯罪嫌疑人踪迹。在受案后3天,该案件便成功告破,被盗货物悉数追回。
余江有着“眼镜之乡”的美誉,2024年“余江眼镜”国家地理标识的成功申请,更让这片产业沃土备受瞩目。然而,伴随产业繁荣而来的是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多发。
“小作坊贴牌生产大牌眼镜,会透支‘余江眼镜’的信誉。”鹰潭市大明眼镜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武凡说。对此,余江公安打出“组合拳”,于2022年12月在鹰潭眼镜行业协会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与市场监管、商务、版权、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构建起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执法的全链条打击体系。2024年4月破获的制售假冒“CHANEL”“DAVID BECKHAM”眼镜案中,执法部门72小时内查封侵权产品5000余件,高效斩断了侵权产业链条。
诉前调解化解欠薪纠纷
“感谢检察官,让我们在春节前拿到了血汗钱!”2024年2月9日,正值除夕,37位农民工拿到了被拖欠工资,对检察官黄薇连连表示感谢。这起历时3年的欠薪纠纷,在余江区人民检察院的积极调解下,终于圆满解决。
案件受理之初,检察官敏锐意识到,若启动诉讼程序,不仅耗时漫长,且建筑公司因上游工程款未结清,即便胜诉也可能面临执行难题。秉持“以和为贵、止诉息争”理念,检察院决定先行调解。通过走访调查、多方取证,检察官厘清了欠薪背后的复杂利益链条,并及时向党委汇报,协调组织多部门召开圆桌会议。经过数轮协商,涉及此事的实业公司、建筑公司与农民工达成和解协议,拖欠的62.9万元工资在两日内全部结清。
这起纠纷的高效解决,正是余江检察“心向无讼”品牌的实践缩影。像这种诉源治理思维在余江区已形成制度化实践。
在锦江精密产业园、中童眼镜工业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站的调解记录簿上,2024年累计调解的91起涉企纠纷中,既有合同违约争议,也有工伤赔偿纠纷。其中,某光学公司因资金链断裂被8家企业起诉,鹰潭市余江区人民法院洪湖人民法庭创新采用“以保促调”策略:查封机器设备作为担保,既保障债权人权益,又让债务企业维持生产,最终促成两起典型案件调解结案。“司法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要找到企业生存与权益保障的平衡点。”承办法官陈飞琴的这句话,道破了余江区护企安商的司法智慧。
“滴灌式”法治服务
法治服务的精准度,更体现在“滴灌式”供给中。“如果劳动者主动放弃‘五险一金’,要求现金补贴,我们要怎么处理才合法合规?”6月11日,在中童眼镜工业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站,鹰潭市眼镜行业协会会长杨马新汇总了近期协会会员所关心的法律问题,向值班法官提问。
据了解,余江区人民法院推行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米”服务——依托各个工业园成立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站,在各站点公开法院服务电话,开通司法服务专线,每月两次派驻员额法官驻点,提供法律咨询、风险预警、合规指导等“菜单式”服务。2024年,服务站法官值班20次,接受企业法律咨询20余次。
商会调解则构成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2024年7月,余江区司法局在中童镇商会设立了鹰潭市首个商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筑牢和谐防线,该服务站还专门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深入企业主动摸排欠薪、合同、工伤等涉企矛盾纠纷,结合企业实际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商会会员利用自身熟悉企业情况、行业规则,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等优势,对基层矛盾纠纷、商会成员之间产生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成功处理30余次纠纷,签订和解协议20余份,有效维护了企业与员工合法权益。
“产业发展到哪里,法治保障就延伸到哪里。”余江区委政法委书记蔡立新的这句话,在该区“全链法治礼包”体系中得到诠释:公安的“快侦快破”机制、检察的“心向无讼”品牌、法院的“诉前调解”网络、司法行政的“合规体检”服务,构成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法治保护网。数据显示,2024年该区受理经济犯罪案件23起,挽回经济损失7000余万元,行政争议化解35件,执结涉企案件1011起,执行到位金额8780万余元。(晏华勇 记者刘俊辰)
编辑:贾辛
校对:王小明
复审:全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