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盾舞龙队挺进全运会决赛
樟树市消防救援大队将舞龙文化融入训练与管理 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客户端 | 日期: 2025年06月19日 | 制作: 贾辛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6月5日,烈日当空,樟树市消防救援大队的训练场上,十名身着火焰蓝作训服的消防员,肌肉紧绷,汗水浸透衣衫,他们手中的舞龙杆上下翻飞,一条龙随之腾挪跳跃,每一次精准的甩动与踏步都卷起热浪。
令人惊喜的是,5月26日,这支由消防员组成的红盾舞龙队,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全运会)群众展演决赛舞龙项目预赛中力压传统强队,以第一名的“黑马”姿态昂首挺进决赛,成为全国消防系统唯一站上全运会舞台的队伍。

训练现场
龙魂重燃 淬炼全运会“黑马”
“这条龙,承载着我们大队不服输的劲头。”樟树市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刘羽望着训练场上翻腾的金龙,眼神坚定。
红盾舞龙队的故事始于2006年。彼时,队伍在专业指导下成立,并在当年九江举办的国际龙狮精英赛上初露锋芒,摘得桂冠。
然而,随着核心人员的变动和更替,舞龙队在2016年左右逐渐沉寂。
转机出现在2022年。该大队决心要唤醒沉睡的龙魂,但原教练已然离世,老队员星散各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面对困境,该大队主动出击,寻求专业支持,积极联系高校和专业协会,成功引入华东交大舞龙队的骨干队员赖永辉、刘建加入专职消防队。同时,面向社会广纳人才,从樟树武术协会发掘在河南塔沟武校苦练四年半的青年黄叶灿——他扎实的武术功底,正是担当“龙珠”的不二人选。
2022年下半年,这支融合了高校专业人才与民间武术高手的全新队伍,开始了首次合练。重组仅数月,队伍便在2022年江西省运动会的舞龙舞狮比赛中初试啼声,一举拿下双冠军。
2023年,他们蝉联省赛双冠,霸主地位稳固;2024年,远征福建,在竞争激烈的粤港澳龙狮邀请赛中勇夺一等奖,声名鹊起。然而,真正的巅峰挑战在今年全运会,这是国内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赛事。“之前,我们的水平在省内算顶尖,但放到全国强队如林的赛场,心里确实没底。”刘羽坦言。
备战的最后两个月,队员们进入全天候冲刺模式。汗水无数次浸透龙衣,伤痛成为家常便饭。最终,这支消防舞龙队临场的稳定发挥,力克上海、江苏、重庆等传统强队,以预赛第一的成绩闯入决赛,成为江西在该届全运会群众项目预赛中唯一获得头名并晋级决赛的队伍。
“中国龙狮运动协会秘书长称赞我们是‘黑马’,是赛场的一抹亮色。”刘羽说。
淬火青春 将动作刻进肌肉记忆
消防员舞龙?外界起初不乏质疑:“不务正业”“花架子”……“舞龙,是我们最‘硬核’的体能训练!”刘羽的解答直指核心。在红盾舞龙队,舞龙被系统性地纳入日常训练体系。
“我和‘龙头’配合好,整条龙就活了;配合不好,就像行尸走肉。”这种环环相扣、休戚与共的协作模式,与消防救援中强调的团队作战、生死相依的精神内核高度契合。“消防本就极度依赖团队协作和凝聚力,舞龙把这种训练做到了极致。”樟树舞龙协会的专家对此高度认同。
江西省体育局副局长金紫薇在观摩后盛赞:“你们把职业体能需求和传统文化传承、团队精神锻造结合得天衣无缝,是行业参与体育事业的优秀典范。”
荣耀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在那金光熠熠的“龙鳞”之下,掩盖着无数斑驳的伤痕与深藏心底的遗憾。
“00后”的“龙头”赖永辉在今年1月一次高强度彩排中严重崴伤右脚。作为无可替代的“龙头”,仅仅休息两天,他便咬着牙、带着护踝重新投入训练。“没人能替,而且大家磨合出的默契,换个人感觉全变了。”
比身体伤痕更刻骨的,是对家人的亏欠。去年中秋后,早已与妻子约定庆祝女儿生日的队员喻紫乐因比赛任务被迫取消休假,他只能在赛后带着愧疚回去弥补这次亏欠。“舞龙队需要磨合,休假长了影响整体。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喻紫乐说。
为了备战,许多队员放弃节假日休息。“中秋节、国庆节那么热的天,队里配了风扇,大家就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队员回忆道。高强度的训练让不少人“瘦了一大圈”。
新队员的融入同样充满艰辛。甘豪杰等人于今年1月加入舞龙队,面对复杂的动作和严苛的团队配合要求,曾陷入痛苦的心理煎熬。“一个动作学不会,就觉得拖累了全队,心理压力巨大,有时情绪崩溃,甚至会影响队友。”他们靠着老队员的耐心传授、领导教练的支持以及专门安排的心理辅导,在一次次失败和加练中,硬是将动作刻进肌肉记忆,最终融入了这条奔腾的金龙。
决胜时刻 “首尾螺旋跳”跃出“全国唯一”
站上国内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舞台,红盾舞龙队凭的是什么?答案藏在日复一日科学严苛、充满消防智慧的训练细节里。
他们的训练项目紧密结合赛事要求,主要分为规定套路、障碍舞龙(如过独木桥)、自选套路、竞速舞龙四大类。本次预赛角逐的是规定套路——一套包含20多个动作、需在7分30秒内完成的固定“考卷”。
训练方法则体现了消防员特有的严谨与务实:“分解”与“完整”双轨并进。队员们先将长达7分半的套路拆解成无数细微动作,反复打磨每个手势、每个步点、每个眼神的配合,如同分解消防救援的每一个技术动作。待每个“零件”臻于纯熟,再串联成完整的篇章进行高强度演练。
“首尾螺旋跳”(又称“首尾跳龙转位”)是他们攻克的最大难关。这个动作要求整条龙在高速旋转跳跃中完成首尾位置的瞬间互换,对十名队员的步幅、角度、发力时机和默契度要求近乎苛刻。“只要有一个人没踩准点,整个动作就会垮掉。”赖永辉告诉记者,对此,全队足足死磕了一个多星期。
提升心理素质,他们有一套独特的“消防解法”——走出去,直面观众。队伍频繁接受邀请,在江西省消防救援总队重要赛事和樟树当地各类重大节庆(如“药都三节”、端午游园会)进行公益表演。“当我们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高难度动作,听到观众热烈的掌声,那种心理抗压能力就练出来了。”黄叶灿说。这有效模拟了全运会时观众爆满、呐喊震天的赛场高压环境。
科技助力复盘同样关键。训练场配备了投屏白板。每次训练结束,队员们会反复观看录制视频,冷静剖析每一个动作的瑕疵:“这里手低了五公分”“那里转身慢了半拍”“间距不够紧密”……这种近乎冷酷的自我剖析和精准优化,让他们的配合日臻化境,最终成为今年全国消防系统唯一站上全运会舞台的队伍。
双重使命 火场龙腾践初心
对于红盾舞龙队的队员们而言,舞龙绝非生活的全部。铃声一响,龙具放下,他们便是冲锋在前的逆行者。舞龙训练与执勤战备,是他们需要共同托举的使命。
队员们回忆,一天下午正在紧张地进行舞龙训练时,接到指挥中心指令:有居民被反锁家中。全体队员立即放下舞龙装备,登车出动,迅速解决问题。这种随时切换的状态,他们早已习以为常。
6月4日,队员们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连续作战:4点40分接到报警,一存放大量油漆和润滑油的仓库燃起冲天大火,伴随数次爆炸,桶装物被炸飞。面对流淌火和高辐射热,队员们与增援兄弟队站协同,持续用泡沫和水冷却控制,鏖战5个多小时才将火魔降服。归途未半,警报再响,一处存放酒精的厂房告急!他们再次投入战斗,直至午后。“这种大火,一年也难得遇上一次。”队员甘豪杰心有余悸地说。老班长唐涛等人丰富的实战经验,在火场中成为年轻队员坚实的依靠。舞龙锤炼出的绝对信任与默契协作,也在生死救援中无声流淌。
夜幕降临,训练场的灯光将舞动的龙身映照得如同一条流动的金色火焰。“龙头”赖永辉高举龙首,目光如炬;“龙珠”黄叶灿闪展腾挪,灵动如星;中心刘建的口令沉稳有力,串联起每一个奋力的身影。十名消防员,十颗为荣誉与使命而搏动的心。他们足下踏着的,是浸透汗水的训练场;心中燃着的,是决战全运会决赛的昂扬斗志。
樟树市消防救援大队红盾舞龙队用一条飞舞的金龙,诠释了新时代消防员的风采,证明了千锤百炼的钢铁意志与团队精神,既能降服火魔,亦能驯御金龙;守护人民安全的初心与传承中华文化的担当,交织出最绚烂的“火焰蓝”之光。(袁梦 首席记者胡榕)
编辑:贾辛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