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检爱”促“无碍”
宜春市检察机关多举措织密残疾人权益保护网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客户端 | 日期: 2025年04月29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2023年以来,宜春市检察机关创新构建“司法保护+社会协同”工作模式,通过建立协作机制、强化司法救助、推进公益诉讼、聚焦特殊群体等四维联动,为17万残疾人织就立体化权益保障网络。数据显示,全市已办理涉残案件103件,推动无障碍设施改造投入超千万元,相关做法入选最高检残疾人权益保障典型案例。

完善机制破解治理难题
2025年3月,宜春市人民检察院与市残联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与检察监督协作配合的十条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通过建立会商研判、线索移送、办案协作等机制,推动残疾人权益保障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共治”升级。
《意见》明确,双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针对残疾人就业歧视、教育障碍、社会保障漏洞等问题开展联合调研,2023年以来已推动整改突出问题12处。同时,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引入残联专业力量,邀请其参与案件社会调查、公开听证及矛盾调解,为残疾人提供心理疏导与法律支持。例如,在一起司法救助案中,当地残联专家协助检察机关评估当事人家庭困境,促成市县两级检察院联合发放救助金3.5万元。
此外,依托“代表建议+检察建议”双向衔接机制,检察机关将人大代表关注的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建议转化为检察监督重点,实现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数据赋能实现精准救济
针对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重建设轻管理”问题,宜春市检察机关开展专项监督行动,通过诉前磋商、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行政机关整改,立案办理无障碍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0件,推动完善盲道9万余米,增设无障碍停车位19个,改造坡道2420处。
针对中心城区盲道被违规占用问题,宜春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城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清除障碍物80处,并推动市政府将盲道设置纳入城市管理考核体系,形成常态化监管机制。宜丰县人民检察院通过“检察监督+行政处罚”组合拳,对占用盲道行为处罚536次,修缮盲道7处,新增盲道4公里,让“无障碍”真正成为城市温度的标尺。
宜春市检察机关构建“数据筛查+教育帮扶+司法救济”全链条机制,通过大数据模型深挖就学、补贴发放等环节漏洞,2024年部署的残疾未成年人保护监督模型已推动解决16名儿童康复治疗延误、就学困难等问题。(文/新法治报·赣法云 廖哲毅 徐宇璇 记者刘宇琦)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全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