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四度”调解工作法

南昌市公安局经开分局下罗派出所探索矛盾纠纷调解新路径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客户端     |    日期:  2025年04月29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我们融法理情于纠纷调解中,精准施策化解矛盾,群众脸上的笑容,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好褒奖。”4月22日,南昌市公安局经开分局下罗派出所副所长袁小兵对记者说。据了解,该派出所以“三大专项行动”为抓手,学习深化“邱娥国工作法”,总结出工作热度、为民温度、执法尺度、矛排深度“四度”调解工作法,将纠纷转化为握手言和的暖心结局。今年以来,该所共调解矛盾纠纷870余起,回访群众满意率达97.75%。

  以“工作热度”快速响应

  无论是深夜的街头争执,还是白天的邻里纠纷,下罗派出所民警坚持“到场快一步、介入早一步”,避免“一句话吵成一架”“一次推搡酿成事故”。

  “没想到民警5分钟就到场了,漏水纠纷当天就解决了!”家住某小区的熊女士感慨地说。此前,因楼上住户水管破裂导致熊女士家中被淹,双方因赔偿问题争执不下。接到报警后,下罗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联动社区网格员、物业负责人共同勘查,仅用2小时便促成双方达成赔偿协议。

  这样的高效调解,得益于矛盾纠纷快速响应机制,该所通过划分网格责任区、组建“民警+辅警+网格员”联动小组,提升接处警速度。同时,依托治安“三张图”平台,对纠纷类警情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确保简单矛盾现场化解、复杂矛盾闭环跟进。

  “群众的事一刻也耽误不得,速度就是我们的态度。”下罗派出所所长熊剑表示。

  以“为民温度”暖人心窝

  “群众的事要当做自己的事来做,用心用真情才能为群众分忧解难。”下罗派出所社区民警、调解能手李国对记者说。

  “多亏了李警官,我们一家才能和睦相处。”60多岁的刘大爷告诉记者。此前,他与侄子发生冲突,甚至扬言断绝关系。李国了解情况后,先后4次上门倾听双方诉求,从亲情角度耐心疏导,最终促成叔侄和解。

  在下罗派出所,“调解先调心”已成为铁律,在法理框架内寻找“最优解”。此外,派出所还引入心理咨询师、律师等社会力量参与调解,今年以来开展心理疏导20余次,法律咨询30余场。

  以“执法尺度”定分止争

  “每一起纠纷调解,都是一次法治教育的现场课。”民警吴红文深有体会。

  在化解矛盾过程中,下罗派出所始终坚持法治思维,民警严格遵循法律程序,同步开展普法教育;对多次调解无效的复杂矛盾,则引导当事人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避免“和稀泥”式调解。今年以来,该所联合司法所开展“调解+普法”活动6场,发放法律手册2200余份。

  以“矛排深度”预防在先

  从解决“一件事”到防范“一类事”,下罗派出所依托治安“三张图”平台对纠纷数据和风险隐患“把脉问诊”,联动社区、物业、企业,‌实现‌矛盾纠纷早预警、早干预。

  走进南天金源社区,总能看到民警李国与网格员挨家挨户走访的身影。通过常态化的“唠家常”,让许多矛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此外,下罗派出所创新建立“三级预警”机制:社区网格每日排查上报风险、派出所每周分析研判、街道每月联席会商。通过组建“洪城义警”、开展“法律明白人”“最小应急单元”培训,发动群众参与自治,辖区矛盾纠纷同比下降21.3%。(万众 龚辰欣 记者程呈)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全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