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云”开庭点亮司法便民灯

兴国县人民法院创新办案模式提升司法服务速度与温度

来源:  新法治报·赣法云客户端     |    日期:  2025年04月23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近年来,兴国县人民法院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打造“兴法铺子”,构建“县级有法院、乡镇有法庭、村(居)有法铺”的三级矛盾治理格局。同时以“如我在诉”理念,探索“云审判+夜间审判”模式,切实提高案件办理效率,解决群众应诉困难。

  “兴法铺子”助力基层治理

  每到学生放学期间,坐落在兴国县凤凰大道上一间沿街铺子便成为了周边几所中小学校学生的聚集地。

  原来这间名为“兴法铺子”的“小店”是兴国法院设立的未成年人关护站,也是附近几所中小学校的法治教育基地。学生们在答题赚积分兑换文创产品的同时,也学习了不少法律知识。

  自2022年兴国法院设立第一间“兴法铺子”以来,该县已开设了7家“兴法铺子”,积极开展法律宣传、诉前解纷、巡回审判、执行协作、积分兑换等活动。

  2024年9月,兴国县长冈乡某公路项目施工造成水沟堵塞,致使雨水淹没长冈乡合富村村民潘某某的花生地,双方因赔偿款争执不下。合富村“兴法铺子”的特邀调解员江华得知情况后,组织双方调解,最终项目部赔偿600元,双方达成和解。

  兴国法院通过“家门口法庭”,纵深做好司法服务工作,延续和发展红色司法在兴国扎根群众的传统。

  “云审判+夜间审判”不打烊

  “通知原被告双方,现在上线开庭。”4月8日晚,兴国县人民法院城岗人民法庭内灯火通明。城岗法庭庭长谢永昌与书记员已坐在电脑前就位,一起交通肇事案件的赔偿问题将在这个夜晚达成一个结果。

  “关于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补偿金你们双方还有没有异议?”谢永昌对着电脑屏幕,询问正参与线上开庭的当事双方。经过10余分钟的协商,双方就赔偿金额和细节达成一致意见,并在线上签署了协议书。

  “这是今天办理的第5个案子了。”谢永昌告诉记者,该庭在2023年就开始推行“云审判+夜间审判”模式,既便捷了当事人又提高了案件办理效率。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司法服务更具温度与速度。

  从历史中走来,向未来迈进,兴国法院将红色司法的精神内核与新时代司法需求紧密结合。既守住了司法为民的初心,又拓展了司法服务的广度与深度,为基层治理现代化与法治社会建设贡献了“兴国实践”。 (记者江国稳)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