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便民利企“组合拳”
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着力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水平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5年04月09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推出“跨域通办”服务、打造“云委托”功能……为持续推动惠民政策“提标”、登记效率“提速”、服务水平“提质”、营商环境“提效”,近年来,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面深入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和“一窗受理 并行办理”,延伸便民服务点,加快不动产登记效率,打好便民利企“组合拳”,着力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跨域通办”服务打破属地模式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是我们中心的服务理念。”据南昌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有效减少群众来回跑动次数,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企业群众“跨省办、异地办、就近办”的多元化办理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突破口,近年来推出了“跨域通办”服务,在“数据跑路”的过程中再一次实现“提速”。
“真的太方便了!1小时不到事情就办好了,‘跨域通办’举措真是实打实地解决了我们跨域业务的难题,为你们的高效服务点赞。”2024年5月,中国建设银行南昌市青山湖支行的王先生就真切地感受了一回不动产数据高速跑起来带来的便利。
据了解,王先生带着客户到南昌市不动产登记大楼办理不动产的抵押登记,由于抵押的不动产在赣州,企业资金周转需求非常紧迫,抵押物数量多,抵押金额3.68亿元。“以为办理起来会很困难,本来只是想着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进行异地办理,”王先生说,工作人员在查验材料后便与赣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取得联系,并迅速就该笔抵押登记业务达成一致,仅半个小时,抵押双方就完成了该笔“跨域通办”抵押批量业务的申请,1小时内他就办结业务并领取到了不动产抵押证明。
“‘跨域通办’有效解决了企业群众异地办事‘跨省跑’‘折返跑’等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线上线下双通道”办事体验,创新完善“不动产登记+民生”模式,积极搭建“跨域通办”合作网络,先后与赣州、上饶、珠海、广州等市签署了“跨域通办”合作协议,实现不动产登记高频事项跨域就近办理。
针对跨省通办业务专业性强、协调难度较大等实际,该局积极与赣州、珠海、广州等市相关部门联系,并根据“权责一致、业务高频”的原则,先行开展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商品房预售、抵押涉及的不动产预告登记、不动产抵押登记等业务合作,采取“异地申请、属地审批、属地缮发证”的模式,在办理范围、业务操作、跨省(市)窗口设置、办理时限和邮政寄递等方面达成共识,打破“属地办理”传统模式。
同时,该局依托“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利用信息共享、电子证照、电子签章和网上支付等信息化手段,实现线上“不见面”办理。在办事大厅,该局还设置专窗,安排专人为企业群众提供“跨域通办”相关业务的咨询与办理服务,做深做实“线上平台+线下窗口”立体式服务矩阵,实现线下“只跑一次就近办”。
“双渠道让属地的企业群众可以自主选择在不同地域间的登记服务大厅或网上办事大厅申请办理登记业务,大大减轻了跨域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的往返负担。”该负责人说。
“云委托”功能破除距离壁垒
不动产登记工作事关百姓切身利益,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一直以来,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致力于探索更省心、更贴心、更暖心的服务方式,不断优化不动产登记领域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质量及效能,聚焦企业、群众跨区办理不动产登记“多地跑”、“折返跑”的难点,以“不动产登记优质服务”为半径,与企业群众共同绘制高效便捷的“同心圆”,不但为企业群众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错时服务、“一次不跑”邮寄服务等多项便民举措,还积极创新服务模式,用数字赋能破除距离壁垒,依托区块链、电子签名等技术,在全省率先推出了不动产登记“云委托”功能。
“‘云委托’功能让无法到现场办理委托事项的企业、群众可以远程、异地委托亲朋好友帮忙办理20类登记业务。”据该负责人介绍,在传统模式下,委托他人办理相关不动产登记业务需要被委托人携带纸质委托书和委托人身份证,方才能为其申办对应的业务,若人在外地无法线下签署,就只能“延期”办理。“云委托”功能则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将电子委托书、电子签名等功能集成一体化,无需公证,到现场签字或视频认证委托书,即可随时随地委托办理、查询相关不动产登记业务。
不仅如此,“云委托”还利用区块链储存方式,在网上申办全过程上链留痕,自动生成委托书模板,避免人工干预,实现数据信息久留存防篡改。“云委托”成功后会生成对应的二维码,办理业务人员申办、查询不动产登记业务时只需出示二维码给前台工作人员扫一扫,即可获取电子版委托书并自动存档,减少窗口人员的手工填报工作,规避风险。(文/黎伟 游菊婷)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