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卫士”24小时智能值守
萍乡市公安局全力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5年04月07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4月3日上午,春光明媚的萍水湖湿地公园游人如织。“水深危险,请勿下水!”突然间,萍水湖沿岸的智能广播突然响起,几名正在湖边嬉戏的学生被警示声吓了一跳。原来,他们无意间进入了湖岸警戒区域,触发了防溺水智能预警喊话系统(以下简称“防溺卫士”)。同一时间,萍乡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硖石派出所值班民警通过系统发现情况后,立即启动远程喊话,排除安全隐患。

科技赋能防溺水工作
近年来,萍乡市公安局延伸校园安防平台功能,升级打造“防溺卫士”系统,成为基层派出所开展防溺水工作的一大法宝。
4月3日,在萍乡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硖石派出所,记者目睹了“防溺卫士”的工作流程。11时05分,系统突然弹出一条信息:“沙丘水库西南角防溺水分析报警”。值班民警文普迅速调取画面,发现一名头戴草帽的市民正在库区附近徘徊。经研判排除险情后,民警继续投入日常工作。
“萍水湖和沙丘水库面积大,是我们辖区的重点防控水域。”文普指着电脑屏幕介绍,“我们在湖区安装了3套智能预警喊话系统,库区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各安装了一套。”文普边操作系统边说,“有了这些‘电子哨兵’,我们的防控效率大大提高。”
据萍乡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内保大队大队长危湘介绍,“防溺卫士”集智能预警、自动提醒、远程喊话、就近劝导等功能于一体,通过智能摄像头划定电子围栏,24小时紧盯危险区域。一旦有人越界,现场立即响起警示音,派出所同步收到预警,民警通过平台进行远程喊话制止,并调度周边力量快速到达现场开展劝导和救援,建立起“防、巡、救”一体化防溺水工作机制。
据悉,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市36处人员聚集的重点水域“上岗”,并依托校园安防平台、“一呼百应”校园义警平台,整合公安、学校、社会三方力量,联动开展防溺水巡查值守和救援工作,支撑“智能感知、主动预警、即时响应、快速处置”等各项防溺水工作。
“现在湖边多了这些设备,我们家长也放心多了。”正在带孙子游玩的市民张阿姨告诉记者。
建立“三巡”工作机制
“我们将重点危险水域纳入基层网格管理,创新开发‘萍水护苗’平台,将全市914个溺水事故易发重点危险水域全部摸排建档,纳入平台巡逻‘地图’,形成了危险水域电子清单。”危湘说。
除了智能监控,萍乡市公安局还建立了防溺水“三巡”工作机制:以易发多发溺水事故的场所和高发时段为重点,派出所民警通过巡逻走访在重点水域进行“脚板巡查”,警航支队出动无人机对重点水域开展“空中巡查”,发动乡镇、村组及水域周边物业保安、义警、居民进行“联合巡查”,落实提醒、劝离、管教、救援等各项措施,确保重点水域有人巡、有人管。
此外,当地公安机关还深入社区、学校开展防溺水宣传,增强群众安全意识。萍乡实验高级中学学生表示,学校经常开展防溺水教育:“知道哪些地方不能去,还教了我们怎么使用这些设施。”循着学生指的方向,记者看到,萍水湖沿岸醒目位置,设有蓝底白字的警示牌,一旁还摆放着救生圈、安全绳等设施。
据了解,萍乡市公安局全面加强防溺水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会同水利、教育等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将学校周边、学生上下学道路附近及村组附近河流、湖泊、山塘、水库等纳入重点危险水域,分级分类全面推广实施防溺水“四个一+N”工程,在设置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安全绳、一对毛竹竿的基础上,增设一部救援电话、一件救生衣、一块设备安装位置指示牌等。(何曦君 龚辰欣 实习生冷千娟 全媒体记者程呈)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