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红领巾+火焰蓝”社会化育人新格局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5年02月27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原标题:

青春蓝焰 守护红苗

宜春消防构建“红领巾+火焰蓝”社会化育人新格局

与少先队员互动(图/受访单位提供)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1月24日,伴随着少先队员们嘹亮的歌声,宜春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走进宜春市图书馆,带领“红领巾”们开启一场消防文化之旅。

据了解,多年来,宜春市消防救援支队立足驻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多方协同联动、整合优质资源、创新形式载体”的工作思路,积极主动融入地方少年儿童工作,在社会化工作的实践探索中,构建了“红领巾+火焰蓝”社会化育人新格局,积极探索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新路径。

“小阵地”发挥“大作用”

2023年,宜春市消防救援支队在省、市少工委的关心和指导下,将“红领巾+火焰蓝”模式的各项少先队活动整合到“青春蓝焰 守护红苗”品牌之下,实现了消防主题少先队活动的一体化、专业化、系列化。

“少年儿童对消防队和消防员有着天然好感,对消防知识和消防装备有着浓厚兴趣,对消防队内生活满怀憧憬。”宜春市消防救援支队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宜春市少先队总辅导员李季介绍,之所以打造“青春蓝焰 守护红苗”活动品牌,是为了搭建平台让消防员有机会教育引导少先队员参与社会服务,推动“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目标的实现,加深队员们对“从小学先锋 长大做先锋”的认识和理解,让“青春蓝焰 守护红苗”既有趣味又有灵魂,用实际行动诠释榜样力量。

早在2017年,宜春市第一个“少先队校外活动阵地”在宜春经开区消防救援大队挂牌成立。从此,宜春市的“红领巾”便在消防队站里有了自己的“组织阵地”,消防队营区内的队史馆、荣誉室、荣誉墙,也成了少先队员们参观学习的红色资源教育场所。

2022年,宜春市消防救援支队所属的17个队站(训练基地)均完成“少先队校外活动阵地”挂牌成立工作,做到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设置,真正让校外“小阵地”发挥育人“大作用”。

2024年12月25日,宜春市袁州区消防救援大队“少先队校外活动阵地”对外开放,全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来队参观。在消防员的带领下,“红领巾”们参观了消防车辆和其他消防装备,聆听了各种消防车辆的功能和用途介绍,以及各类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有的孩子还穿上消防服,戴上防护头盔,体验消防员的日常训练。徐同学说:“我穿上厚重的消防服后都直不起腰,消防员叔叔却要穿着灭火,真是十分不易。”

消防员被聘为校外辅导员

2019年,宜春市第八小学的“红领巾”们认识了一群“蓝朋友”。有10名消防员被聘任为该校的少先队校外辅导员,这是宜春市消防救援支队首次以集体聘任的方式参与到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中。

从那以后,宜春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消防辅导员结合职业特色,在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创新推出一系列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消防主题活动。截至2024年年底,宜春市共举行了20场消防员专场聘任仪式,有133人次担任30余所中小学的少先队校外辅导员,1人担任宜春市少先队总辅导员。

“我们在一所乡镇学校开展活动时,发现那里的少先队员几乎没有参加过这样的主题活动。”李季看着少先队员们充满期待的脸庞,便做出了一个决定:校外辅导员一定要多走进乡镇、农村和特殊教育学校。于是,结合实际情况,李季为宜春市袁州区温汤镇社埠村小学等十余所乡村学校及特殊教育学校的队员,组织了“火焰蓝·红领巾·手拉手”消防教育主题活动。

除了向少先队员宣讲消防安全知识外,李季还专门设计了消防车模型等消防主题文创产品,发放给活动中表现优异的队员;结合队员的独特性,建立起“一人一档”关爱档案卡;带领队员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文/李柴薇 全媒体首席记者胡榕)

编辑:聂琪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