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学会进入百姓家
樟树市法学会副会长王军辉创新工作方法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5年02月27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王军辉(右二)与社区群众交流
人物简介
王军辉:樟树市法学会副会长,曾在樟树市人社系统工作26年,担任过樟树市医疗保险事业管理局局长;扎实推进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创新探索法学会“一站一室”试点工作,打通法学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24年获评“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个人”。
2021年12月,长期在樟树市人社系统工作的王军辉调任樟树市法学会副会长。3年来,王军辉不仅对法学会工作有着深刻且独特的理解和设想,还创造性地让法学会“落地生根、遍地开花”。
王军辉任樟树市法学会副会长后,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呢?2月13日,新法治报记者对王军辉进行了专访。
在基层建法学会工作站
“到任之前,我对法学会的情况不熟悉,既然组织信任我,调我到法学会,我就要‘攒劲’把这个事情做好。”接受新法治报记者采访时,王军辉如是说。
2022年年底,王军辉牵头负责樟树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试点工作,他通过网上学习、借鉴各地经验做法,建立起3个法律咨询专家人才库,从中遴选出25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并在樟树市综治中心开设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窗口,参与矛盾纠纷调处、信访积案化解、为来信来访群众解答法律疑问等工作。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窗口成为樟树市综治中心最热闹的窗口。这让王军辉看到了群众对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需求和法学会的现实意义。
王军辉上任后,经常有朋友或熟人问他:法学会是干啥的?
社会上有些人不了解法学会,王军辉认为,根源在于法学会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多、还不够细、还不够大众化,一定要开门办法学会,让法学会进入百姓家。
王军辉想到了在乡镇(街道)建立法学会工作站这个“点子”,通过设立法学会工作站,把法学会与群众“连”在一起。王军辉跟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们探讨建立法学会工作站的事。他们听说法学会工作站能帮助宣讲法律、解决矛盾纠纷,纷纷赞同并献计献策。
王军辉决定在乡镇(街道)成立法学会工作站,由乡镇(街道)政法委员任站长,将执法大队大队长、司法所所长、法庭庭长、派出所民警等纳入法学会会员;在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成立法学会工作室,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工作室主任,“五老人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等为成员。“一站一室”平台打造普法、咨询、矛调三支队伍。碰到重大问题,法学会及时请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或律师出面解释和调处。
2023年3月份,王军辉在樟树市福城街道福城社区开了第一家法学会工作室,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2024年5月份,樟树市法学会已在4个街道10个社区、一个乡镇2个村开设了“一站一室”,打通了法学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现在,法学会下沉到基层建立工作站,让更多的群众听到了法学会的声音、知道了法学会的作用。”王军辉说。
要多发声多解决问题
王军辉经常下乡镇(街道)、进村(社区)组织活动、宣讲法律。
在王军辉看来,法学会要做的工作很多,涉及的面很广,也很细,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想法、有没有这个意愿去做。
王军辉举了一个例子:樟树市经楼镇有一名村民,因违法被判了半年刑,其不服气,跟探监的人说,出去还要报复某人……王军辉听到这个信息后,马上就对经楼镇政法委员说,让家属规劝那名服刑人员,出狱后万不可做危及社会安全稳定的事。因为提醒及时,家属配合,服刑人员出狱后,没有做出过激行为。
王军辉认为,法学会的工作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但要做好法学会的工作,有两点十分重要。
一要多发声,宣传一定要多组织。要多走乡串街,入企业进社区到村里。这个事情做得越多,人家就越了解你。
二要多解决问题。能解决的要尽快解决,解决不了的要赶快上报。只要帮群众解决了问题,群众就会知道法学会是能做事的。
如今,王军辉对于法学会的工作,已是“胸有成竹”。
王军辉说,法学会人手紧张,只能从创新工作方法、整合资源着手,然后依靠组织的力量去推动工作。
“法学会要经常创新工作方法,每年都要搞一个特色出来。”王军辉向记者分享了几个即将付诸行动的创新方案。
例如,在中小学校,利用政治课或者班会课的时间,让学生用5分钟时间讲一个法治小故事,引导学生主动学法、授法。
还可以把行政执法部门,如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水利、城管、交警等纳入法学会分会,让这些单位的人任分会会长、成为会员,利用自身的执法资格,加上法学会会员双重身份开展法律宣讲。
又如,成立企业宣讲团、机关宣讲团,把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律师分配到宣讲团,服务好樟树市的药、酒、盐、金属加工等企业,提高法学会在企业的声望。
王军辉说:“群众在哪里,宣传服务就要延伸到哪里。”
“有了责任心就能做好”
王军辉精力充沛,有一股子说干就干的劲头,这得益于部队生涯的磨炼、30年党龄的沉积以及家庭的熏陶。
“王军辉副会长务实,注重基层工作。他虽然到法学会的时间不长,但他的工作思路清晰,善于将法学会与平安办的两股力量融合在一起,借力发力,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效。”樟树市委政法委一级主任科员肖秋龙告诉记者。
“我是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要按优秀党员的要求做事、凭着初心做事,有了责任心就能做好。”王军辉说,他做的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也是职责所在,“法学会的工作最终还是要靠年轻人去做,他们的思维更灵活。”
对于获评2024年“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个人”,王军辉说:“我快五十岁了,得到‘全国先进’这个荣誉,对我的家庭、我自己,都是莫大的荣幸和鼓励,也是一种鞭策。我只是做了一些大家想做都能做的平常事。”
法治人物第343期
多年以来,在立法、执法、守法、普法等各领域,在推进江西依法治省、促进社会和谐及公平正义、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传递法治力量、构建法治社会等各方面,他们都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法治人物”。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推荐您身边的“法治人物”。
联系邮箱:xfzbxwzx@163.com 联系电话:0791-86847870
(文/图 全媒体记者李光明)
编辑:聂琪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