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言和,就是最好的肯定”
本报记者体验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刘其泉的解纷工作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5年02月11日 | 制作: 聂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新年好!我来给你们拜年了,年前的赔偿款收到了吗?”
“刘主任,新年好!已经收到了赔偿款。”
“生活上还有其他难题需要我们帮忙解决吗?”
“一切都好,谢谢关心!”
2月6日9时许,记者走进赣州市南康区综治中心的“其泉”调解工作室,恰逢刘其泉对一起纠纷案件的当事人进行回访。
刘其泉是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赣州市南康区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也是当地群众心目中的“金牌调解专家”,以其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其泉”调解工作室,秉承“没有拉不开的架、没有调不好的怨、没有解不开的结”的理念化解了一个个矛盾。
2024年下半年,当地某酒店的保安李某在休息期间突发脑出血,虽经全力抢救,但仍不幸离世。此后,李某的家属与酒店在赔偿方面产生了分歧。李某的情况不符合工伤认定标准,“其泉”调解工作室接手此案后,迅速联合人社等多个部门,采取情理法相结合的方式,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多亏了你们尽心尽力调解,让我们安心地过年。”李某的家属对刘其泉连连表示感谢。“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刘其泉回应道。
回访结束后,刘其泉还没来得及休息,张女士就走进“其泉”调解工作室咨询工伤相关问题。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刘其泉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为张女士答疑解惑,赢得了她连连称赞。
据统计,刘其泉已累计主持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超过1000起,调解成功率达99%。记者在“其泉”调解工作室看到,墙上挂满了群众送来的锦旗和各类奖牌。
被问及有什么解纷秘诀时,刘其泉说:“谈不上什么秘诀,只是总结了一些实用的调解方法和技巧。我会先用心倾听,用情打动人、以理服人,再结合案例讲解法律知识,明确责任归属,最后引导双方互谅互让,共同化解矛盾,努力做到情理法结合。”
“调解工作辛苦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刘其泉说:“虽然辛苦,但是每当看到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当事人在我的努力下握手言和,这就是最好的肯定,所有的疲惫便烟消云散。只要群众信任我,我就一直干下去!”
话音未落,刘其泉的手机铃声再次响起,有群众急需他的帮助。
“不好意思,我得去忙了。”刘其泉匆匆收拾好桌上的材料,再次出门开展调解工作。
(刘小文 全媒体记者刘尊爱)
编辑:聂琪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