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卖烟花涉嫌违法

本报携手南昌市东湖区司法局举办法治宣传活动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5年01月24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1月20日上午,南昌市东湖区贤士湖管理处七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热闹非凡,新法治报社与省律师协会联合举办的第829期“公益律师进社区”活动,携手南昌市东湖区司法局、南昌市东湖区司法局贤士湖司法所开展“文明七里 法治护航”系列法治宣传活动。

  实践站内,村民们一边看书法家写春联,一边咨询法律问题,法治理念伴随着一副副寓意吉祥的法治春联“走”进千家万户。

  法治春联暖人心

  为进一步夯实法治建设基础,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南昌市东湖区司法局联合多部门为辖区群众送去心意满满的新春祝福和“法治大礼包”。

  活动现场,书法家们挥毫泼墨,将防范集资诈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扫黑除恶、平安建设等法治元素融入笔墨,写下一副副法治内涵丰富的春联。“化解矛盾促和谐,公平正义暖民心”“法安天下百业兴,德润人心万事顺”“司法行政情为民,秉公执法守初心”……通俗易懂、寓意美好的春联让群众既能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能感受法治文化的浓厚氛围。

  同时,公益律师、“法律明白人”、公证人员等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法律明白人”积极向村民送上包含环保袋、宣传资料、小礼品的“法治年货大礼包”,并重点宣传了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反电信网络诈骗等内容,还详细讲解了移风易俗的重要性与具体实践方法,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争做文明新风尚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据悉,此次活动成效显著,共发放法治春联150副、“福”字30个、法律宣传资料200余份,为20余人解答法律咨询。

  搭顺风车出事故谁担责?

  “马上过年了,我开车搭着同乡小王一起回家,结果路上出了车祸,小王受伤了,这种情况责任怎么划分?”领完春联的小赵来到现场设立的法律援助咨询台前咨询。

  泰和泰(南昌)律师事务所律师汪茹薇正在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不少群众前来咨询婚姻家庭纠纷、遗产继承等法律问题。

  新春将至,同乡且关系较好的小赵与小王打算一同返乡。小赵有小轿车,便开车载着小王踏上归程,可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导致小王受伤。

  “你别着急,像你们这种情况在法律上属于‘好意同乘’的范畴。根据民法典,如果经交警认定,你对这次事故负有责任,那你是需要对小王承担赔偿责任的。不过,考虑到你是出于好意搭载,赔偿金额会在责任比例的基础上适当减少。但如果你存在无证驾驶、醉酒驾驶或者在高速公路违法停车这类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那你就得按责任比例全额赔偿,不能减轻责任了。”汪茹薇耐心地解答小赵的疑惑。

  “那如果他付了我油钱应该怎么算?”面对小赵的疑惑,汪茹薇告诉他,因法律规定“好意同乘”适用前提是“无偿搭乘”,所以若小王支付了费用(包括“补偿油钱”),则小赵不能要求减轻责任。基于情谊的小额支出,如小王在服务区给小赵买瓶水,不被认定为支付费用,小赵的赔偿责任仍可减轻。

  此外,若小赵除带小王外,还通过微信群招揽回乡同乘人并收取费用,其责任判定需视具体情况。若小赵本身确有回乡需求,即便公开招揽同乘人,仍属于非营运车辆,只要小王是无偿乘车,小赵针对小王的索赔仍能主张减轻责任;若小赵本身无回乡需求,只是借放假招揽乘客谋利,就可能被认定为营运车辆,此时即便小王未付费,小赵也不能主张减轻责任,且保险公司很可能会拒赔。

  哪些劝酒行为要担法律责任?

  “汪律师,我有个事儿特别困惑。春节假期大家都爱聚会,有的人劝酒劝得厉害,我想知道,哪些劝酒行为得承担法律责任?”于先生询问道。

  依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相关规定,同饮者若存在以下行为,就得承担侵权赔偿责任:一是强迫性劝酒,比如言语刺激、野蛮灌酒这类行为;二是明知对方不能喝酒还劝酒,像对方告知酒精过敏、刚吃了头孢或者患有其他不宜饮酒的疾病,还去劝酒;三是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导致出事的情况,遇到神志不清的饮酒者,同饮者有责任将其安全护送至家或者医院;四是明知饮酒者酒后要驾车,却没有劝阻其驾车行为。汪茹薇建议:“若是因为劝酒发生纠纷,你可以第一时间保留证据,比如用手机拍摄现场情况,记录劝酒者言行和周围人的反应,同时尽可能找到在场证人提供证言。这些证据对后续处理法律问题很关键。”

  酒驾和醉驾具体怎么认定呢?出了事故保险赔不赔?于先生就遇到了此类难题。于先生说:“上周我和几个朋友聚会,多喝了几杯,散场的时候想着把车挪到停车场里一个更好的位置,结果被交警查到了。”汪茹薇解释道:“驾驶人员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时开车属于饮酒驾驶;大于等于80mg/100ml时开车就是醉酒驾驶。酒后驾车,商业险通常不予理赔。交强险方面,财产损失是不赔的;饮酒驾驶的情况,交强险可以赔付;醉酒驾驶的话,保险公司只需在交强险限额内垫付抢救费用,并且有权向驾驶人追偿。”

  “醉酒后在停车场挪车是否违法,关键在于涉案停车场是否属于法律意义上的‘道路’。”汪茹薇认为,《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明确了两个判断标准,即是否具有‘公共性’,是否‘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如果是公共停车场,那就属于醉酒驾驶。

  朋友圈卖烟花合法吗?

  近日,七里村居民熊女士通过微信朋友圈购买了一批烟花爆竹,准备春节时燃放。与此同时,熊女士出于好心帮助张女士转发了售卖广告。然而,张女士在朋友圈售卖烟花爆竹的行为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调查,认定其未经许可售卖烟花爆竹,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已经被责令停止非法经营活动,熊女士也因曾转发过朋友圈而感到惴惴不安。

  “如果通过微信朋友圈贩卖烟花爆竹的量较大,将涉嫌非法经营罪,根据刑法第225条规定,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汪茹薇向大家介绍,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对未经许可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制品,或者向未取得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非法生产、经营的物品及违法所得。对未经许可经由道路运输烟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门责令停止非法运输活动,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非法运输的物品及违法所得。非法生产、经营、运输烟花爆竹,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罚这么重,那我会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得知非法售卖烟花爆竹行为后果如此严重,熊女士愈发担忧。

  “转发也要承担责任。很多人会帮朋友转发此类广告,一旦所销售的烟花爆竹出现问题,售卖方、转发者均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建议你立刻停止所有相关售卖和宣传活动,包括让你帮忙转发的朋友也停止传播广告,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保留好相关聊天记录、广告截图等,有利于明确责任范围。”汪茹薇如是说。(文/图 实习生李美川 全媒体记者方维芳)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廖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