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坐等送案”到“上门问案”
万年县人民检察院构建“三位一体”工作格局提升司法救助质效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5年01月22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司法救助工作是一项“一头牵着民生疾苦,一头系着司法关爱”的民生工程。近年来,万年县人民检察院在司法救助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2024年以来,共办理司法救助案32件,发放救助金45万余元,让“检护民生”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
大数据筛查司法救助案源
该院围绕交通肇事、故意伤害等易导致被害人因案返贫、因案致贫的重点案件,以及被害人系家庭困难的未成年人或妇女的重点案件进行筛选,变被动为主动,提升司法救助工作效能。通过大数据主动筛查司法救助案源,全力摸排刑事被害人线索,做到“一案不落、一人不少”;主动上门服务,宣传司法救助法规,帮助被害人提出合理诉求,实现了从“坐等送案”到“上门问案”的转变。
同时,积极与各业务部门协调联系,形成一体联动工作格局。该院督促办案人员在办理刑事、民事、行政等案件中同步开展线索筛选排查,向因案致贫的当事人宣传司法救助政策,发现符合司法救助线索的案件及时移送该院第三检察部,形成了全院“三位一体”的司法救助工作格局。
该院针对未成年人、困难妇女、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开辟了司法救助“绿色通道”,从案件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受理时开展审查,主动与有关部门对接,由案件承办人向被害人宣传司法救助法律法规,切实解决申请人的燃眉之急。
为进一步提升司法救助工作的整体效能,该院积极探索建立多元救助机制。通过上下联合救助,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机制优势,开展市、县两级联合救助,最大限度保障申请人的权益。同时,该院还加强与司法、民政、妇联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打造了集司法救助、心理辅导、家庭指导、支持起诉等方式于一体的多元救助体系。
解决被救助对象实际困难
为确保司法救助措施落地见效,该院建立了定期回访机制。对已办结的司法救助案件建立“一案一档”,坚持定期对司法救助对象进行跟踪回访,深入了解被救助对象生活现状以及司法救助金使用情况,切实解决被救助对象实际困难。
同时,创新宣传方式,积极营造司法救助的良好氛围。依托12309检察服务大厅,提升司法救助工作质效。在微信建立宣传平台,通过司法救助进社区、案件公开听证、集体发放救助金等方式,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群众知晓度。
在司法救助工作中,该院不断加强典型案例的挖掘和培育工作,通过案例引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例如,该院办理的张某英司法救助案被最高检评为典型案例。该案中,张某英的丈夫孙某建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伤后死亡,导致张某英的生活陷入困境。该院及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为张某英发放了司法救助金,切实解决了其生活困难。该案的成功办理,为同类案件的司法救助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朱丽莎 全媒体记者刘宇琦)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