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救助解民忧
高安市人民检察院着力构建“1+N”多元救助工作模式
来源: 新法治报 | 日期: 2025年01月21日 | 制作: 何山 | 新闻热线: 0791-86847870
“司法救助金已经收到了,谢谢你们经常来看我们……”近日,见到前来回访的检察官,被救助人陈某的丈夫激动地说。近年来,高安市人民检察院用心用情高质效办理每一起司法救助案件,持续加大对农村地区生活困难当事人、残疾人、困难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救助帮扶力度。2023年以来,该院共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174件,发放司法救助金240余万元。

应救尽救 应救即救
据介绍,交通肇事被害人陈某因案造成肢体一级伤残,肇事方没有赔偿能力且车辆交强险难以覆盖医疗费,后续通过诉讼也难以获得赔偿。该院第一时间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并开展省、市、县三级检察机关联动救助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该院依据《江西省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内部协作规定(试行)》,形成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全院“一盘棋”格局,刑事、民事、未检、行政等检察业务部门在执法办案各个环节,及时发现司法救助案件线索,做好线索移送等相关工作,并加强与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的协作配合,做到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应救尽救、应救即救。
该院把司法救助工作融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中,加强与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协作,就司法救助案件线索移送等工作达成共识,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司法救助工作合力。
同时,该院在高安市综治中心设立检察工作室,在窗口设立司法救助值班岗,控申部门干警轮流在岗值班,拓宽司法救助线索发现渠道。自入驻高安市综治中心以来,该院共收集司法救助线索5件。
简化救助程序
该院聚焦困难妇女、未成年人、军人军属、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简化救助程序,对在刑事案件中受害人为“六类”农村地区的困难当事人、“5+2”类的困难妇女,实行一案一走访、一案一策,提升司法救助案件办理质效。同时,着力构建“1+N”多元救助工作模式,推动司法救助“救济纾困”和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有效衔接,实现救助效果最大化和长效化。
据统计,2023年以来,该院救助农村地区困难当事人70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17万余元;救助退役军人3人,发放司法救助金8万余元;救助残疾人6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6万余元;救助未成年人18人,发放司法救助金32万元。(文/柏建涛 陈国华 甘如亭 全媒体记者刘宇琦)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